■薛西
按說解決了與各名酒廠的銷售爭端和成功上市,楊陵江應該可以坐下來歇口氣了。他卻又披甲上陣,推動耗資1.2億元打造的信息係統全麵升級上線。
“我們這個新信息係統弄好之後,就更牛了。”楊陵江伸了下大拇指,好不容易坐下來,在自己“紐交所”式布局的公司會客區與記者聊聊天。
飛快的語速,正如10年來,一路過關斬棘的“1919”一樣,馬不停蹄。
破道與衛道
2013年春節前夕,五糧液以竄貨為由高調重處了13家經銷商,其中11家是價格倒掛為“1919”供貨的經銷商。為安撫經銷商,楊陵江一一為他們補上了被罰的款項;春節期間,某名酒廠和消費者到成都金牛區商務局舉報,稱在1919買到了假酒。楊陵江通過公司獨創的二維碼溯源係統追查,證明所謂的假酒是被掉包的“狸貓”,這才還了自己清白;同一時期,1919在攀枝花的門店因匿名舉報售假而被查封,當然,1919又是冤枉的。
“經銷商就是小三,隻能聽命於廠商,沒有定價權。為什麼非要遵守原來的銷售商利潤空間奇高的價格體係?縮短利益鏈條、讓利於消費者的新價格體係就不是價格體係了?”楊陵江語速飛快,聲調蓋過了樓上傳來的電鑽聲,說到激動處,手指敲打茶幾,把抽紙盒震了下來。
2005年,來自四川大涼山的楊陵江成立1919之時,就選擇了一條非傳統的破道之路。
傳統酒類銷售渠道上,生產商具有絕對價格話語權,並通過信息不對稱控製渠道銷售。而1919卻出奇不意地以“顛覆式創新”的銷售模式與廠商叫板。先是門店部分產品零售價不按廠家原有價格體係銷售,接著楊陵江又不斷在各個金融投資、異業整合、媒體等場合“祭”出自己酒類直供經營模式優勢所在。此舉勢必會得罪想繼續主導價格話語權的廠商。
“2008年的時候,許多人說我們是價格殺手,把我們當蒼蠅,想一把拍死。”說話間,楊陵江大手一揮,衣袖帶風。
麵對廠商對1919的輿論攻勢,2013年1月13日淩晨1點51分,楊陵江發了一條口氣頗硬的微博:“從消費者角度看我們品牌肯定第一,在酒類行業,我們早已‘臭名昭著’,說是‘行業公敵’也不為過。”
“2000多個品牌支撐起1919銷售,單一品牌對1919的毛利貢獻不到5%,”他說,“所以不怕也不會聽命於某一品牌。”
一些人在公開場合說“楊總我挺你”,在微博私信裏卻髒話連篇地罵他。“說到底,還是因為1919兩端直麵消費者和廠家的新型銷售模式,縮短了銷售鏈條,將以往由經銷商層層瓜分的利潤空間暴露無遺。這大概是我最遭人恨的地方。”楊陵江笑著說。
但私底下,這些經銷商為處理庫存,輾轉找到楊陵江:“楊總,你還要貨嗎?我這裏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