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關係研究
企業管理
作者:歐冰晶 孫豔華
摘要:財務治理是調節公司員工財務關係,使公司財務得到合理分配的方法,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財務管理是對公司財務活動的管理。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是兩種不同的管理活動,它們之間既存在區別,又相互聯係。文章主要對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之間的關係與區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財務治理;財務管理;財務關係;財務活動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9-0167-02
當前關於公司治理理論的研究正處於不斷發展階段,並由此引起關於公司財務治理的研究,財務治理是公司運行中的製衡機製,能夠保證公司在發展中有一個良好的運營環境。財務治理理論的盛行,並沒有很好地促進我國財務治理的發展,歸根到底是由於許多財務工作人員並沒有分清什麼是財務治理,什麼是財務管理。因此,本文將研究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之間的關係,以促進公司財務的發展。
1 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概念
1.1 財務治理
財務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內容,是針對當前公司存在的複雜的財務關係而出現的詞彙,財務治理是一種調節公司員工財務關係的財務製衡製度安排,有利於提高公司工作效率。當前關於財務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於財務治理對公司效率的影響或者是財務治理對效率與公平的影響方麵。而從學術界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財務治理是,公司索取權人為了保證其索取權不受侵犯而采取各種激勵或約束機製,來實現對公司的控製。財務治理的對象大到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小到公司的基層員工。財務治理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完善公司財務製度、協調員工財務關係、治理公司財務,最終達到提高公司效率的目的。財務治理作為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管理者必須對其予以充分重視,讓財務管理在公司運營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1.2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根據相關財經法規的規定,對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的財務活動開展的管理工作,財務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內容。財務管理是針對財務的管理活動,是一種純粹的經濟活動,其主要管理對象是資金和公司價值。簡單來講,財務管理是對“財”、“務”的管理,而“財”是公司資金,“務”則是公司事務,在公司管理過程中與資金流動相關的活動。
財務管理是通過合理安排財務活動來獲得公司價值的最大化,其本質是從價值角度來對公司資源進行配置。財務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礎,隻有明確公司經濟活動與目標,才能明確公司發展方向,使公司各項活動都能有序開展。
2 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區別
2.1 目標的差異性
財務治理的目標是維護公司所有者的財務權益,也就是保障投資者的利益。在現代公司製度下,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公司投資者與經營者之間處於一種委托代理狀態下,而這種狀態是以財務資本受托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從信息的非對稱性角度來看,公司經營者處於信息的優勢一方,而公司投資者處於信息的逆勢一方,一般來講,公司經營者應該盡可能地使公司價值最大化,使投資者獲得最大收益,但實際上公司經營者存在利用信息優勢來損害投資者利益,而獲取私人收益的可能,也就是所謂的道德風險。而公司財務治理就是從財務的產權契約關係出發,對公司各財務利益主體間的財務關係進行合理配置,實現公司各利益主體間在財務關係方麵的利益製衡,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因此,維護公司投資者的權益理應成為財務治理的目標。
財務管理從財務的數量層麵對公司價值進行分析,其目標在於從數量上使公司價值增加,進而使投資者財富增加。投資者創建公司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公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收益,也就是扣除投資資本以後的剩餘財富。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使公司價值最大化,不僅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還考慮了風險價值,這對於公司資產增值具有重要作用。
2.2 主體的差異
財務治理的主體是公司股東、董事會、經理層、財務管理層、監事會,財務治理是對財權的配置,也就是使財權在公司股東、董事會、經理層、財務管理層之間進行配置。由股東組成的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在財權方麵主要享有出資權、剩餘索取權和重大決策權;而董事會代為行使股東大會的財權,主要包括利潤分配方案、預決算方案、重大財務決策方案等;而經理層在董事會授權下進行決策,為董事會製定財務戰略擬定方案;財務管理層由經營者授權,履行日常財務管理中的執行權和決策權;監事會則負責檢查公司的財務狀況,對經營活動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