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的主體是財務活動的參與者和執行者,主要包括公司股東、董事會、經營層、財務管理層,雖然表麵上看與財務治理的主體是類似的,但是財務治理主要是從財務的社會屬性進行的,而財務管理則是從財務的經濟屬性進行的。另外,監事會是財務治理的主體之一,而不是財務管理的主體。
2.3 對象的差異
財務治理的主要內容是對“財權”配置,財務權利的劃分,因此財務治理的對象就是財權,其主要任務是明確各利益主體的責任、建立激勵約束機製。從權力角度來看,財務治理是對公司剩餘索取權和財務控製權的合理分配。
財務管理是對公司經營過程中的財務活動,尤其是資金運動進行管理,因此財務管理的直接對象可以認為是資金運動和價值,也就是公司經營中資金的籌集、使用與分配。從價值角度看,財務管理是對公司資金運動中的流向和流速進行管理控製。
3 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之間的聯係
3.1 終極目標的一致性
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終極目標具有一致性,兩者都是為了促進財富的增加,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財務治理主要是研究公司內各財務利益主體間權、責、利的劃分,以及采取什麼手段能夠實現各利益主體的平衡,其是公司持續經營和創造財富的基礎。而財務管理是在既定的治理結構下,為實現財務目標而采取的管理行為,是公司創造財務的源泉和動力。在公司治理的指導下,財務治理和財務管理通過調節各財務利益主體間的配置,對公司資金流動進行管理,最終實現公司財富增加、價值最大化。
3.2 構成財務二重性
從財務的具體屬性來看,財務具備社會屬性和經濟屬性的雙重特征。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都屬於財務的範疇,構成財務的二重性,形成統一的體係。財務治理主要是從關係角度對財務的社會屬性進行分析,通過研究財務的社會屬性來研究財權的配置;而財務管理則主要是從數量角度來對財務的經濟屬性進行分析,通過研究財務的經濟屬性對公司經營過程中的資金流動進行管理,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完整地詮釋了財務的雙重屬性。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都作用於財務這一主體,統一協調,共同保證財務的有效運行。
3.3 作用互補性
財務治理在日常公司經營管理中,側重於從宏觀角度對公司財務進行支配和協調,其與公司治理等在戰略思想、目標存在一致;而財務管理則主要是從微觀經營層麵對公司財務活動進行處理,如財務治理通過製定公司財務戰略,而這決定了財務管理的目標;財務治理通過對公司財務關係的全麵調控,決定了財務管理對財務活動的控製。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對公司的財務關係和財務活動的調節與管理,共同構成完整的公司財務
係統。
4 結語
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共同構成了公司財務係統,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內容,兩者雖然在目標、主體、對象方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其終極目標是一致的,而且也分別構成了財務的社會屬性和經濟屬性,並且在作用上也有著互補性。因此,要在公司整體戰略規劃下,實現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對接。
參考文獻
[1] 吳軍民.公司治理、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關係的辨析[J].會計之友,2012,(9).
[2] 申書海,李連清.試論公司財務治理和財務管理的關係與對接[J].會計研究,2006,(10).
作者簡介:歐冰晶(1983-),男,湖南長沙人,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在職研究生,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財務管理等;孫豔華(1977-),女,湖南永州人,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省級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研究方向:農戶及組織管理、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