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設備監理公司效益提升

企業管理

作者:郝偉 趙景峰 支淼川

摘要:現在市場中的設備監理公司大多數為中、小企業,麵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大業主單位的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同時刺激和推進著設備監理公司的創新和變革,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管理運營,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降低和控製成本,成為設備監理公司創新和改革的關鍵。文章從信息化對設備監理公司的重要性出發,論述了信息化對設備監理公司效益提升的助力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設備監理公司;精細化管理;效益提升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9-0169-02

1 信息化對監理公司的重要性

經濟全球一體化、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Internet網的衝擊,使得中國中、小企業的業務模式、市場拓展、管理營運、技術創新、人力資源開發等各項基礎工作都在期待著突破,公司想要在這變革的社會中生存,就必須通過自身創新和變革為公司帶來新的競爭優勢。麵對挑戰,信息化技術能成為企業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目前,市場中的設備監理公司大多數均為不足500人的中、小企業,市場的激烈競爭同樣也在衝擊著設備監理行業,各大業主單位的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刺激和推進著設備監理公司的創新和變革,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管理運營,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降低和控製成本成為創新和改革的關鍵。而信息化建設將對設備監理公司的管理創新起到不可忽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各大業主單位的設備質量信息化工作

各業主單位的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提升,推進和刺激設備監理單位的信息化發展和提升。

以國家電網公司為例:國家電網公司的設備質量工作從2004年開始,早期的質量工作明確隻對變壓器、電抗器、斷路器實行第三方監造。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的的監造範圍擴大到了26大類設備,從早期的手工完成統計數據到目前的依托電子化商務平台,國家電網公司的設備質量管理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內外互動的全方位、無死角的管理模式。

作為一家立足於電力設備監造的設備監理企業,國家電網公司的設備質量信息化深深地刺激著我們。如果不進行變革和創新,勢必會在激烈的競爭中麵臨被淘汰的命運。

3 優化流程、梳理製度是公司全麵開展信息化工作的基礎

優化流程,是對業務、管理流程這些動態的過程的創新與優化,是指從根本上對原來的業務、管理流程做重新思考和徹底的重新設計,把垂直的直線職能型管理業務流程結構轉變成平等的流程網絡型結構。如果企業想要完成信息化進程,首先需要進行流程優化。通過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將產生全方位的變化。流程優化雖然隻是從管理、業務流程著手進行改革創新,但它的影響卻超過流程本身,進而優化組織結構、達到提高人員素質和提升企業文化。

設備監理公司的工作性質決定工作流程比較簡單,主要的業務流程:

監造業務流程通過信息化技術的處理,將信息化技術貫穿監造業務過程,例如:在接受業主合同後,將合同的相關內容錄入到信息係統中去,合同簽訂時間、合同執行的地點、合同的付款條件、聯係人、聯係方式等重要信息被整合到信息係統中。在編寫設備監造服務大綱時,前提條件是接受業主合同後錄入係統,由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定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經理負責編寫設備監造服務大綱。監造服務大綱要在係統中按照模板編寫,最後生成公司的標準監造服務大綱,加蓋公司印章後提交業主。項目經理通過信息化係統查詢設備製造商,並與製造商取得聯係,會同業主一起簽署監造協議。協議簽署完畢後,項目經理通過信息化係統查詢公司人力資源使用情況,采取就近、適用原則調用監理師完成監理工作,從而達到提高人員的使用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監理師在信息係統中完成整個監造過程的全記錄,填寫周報、月報、及時報等報表,最終按照模板形成公司標準版的監造總結提交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