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精心維護保養
一是完善設備輪保、檢修的監督檢查機製,確保設備輪保、檢修計劃方案可行、內容具體、責任到位、過程可控、工作有效。二是探索建立設備生產準備班製度,為首班設備穩定運行奠定基礎。三是通過對設備運行操作、維護、點檢、潤滑、檢修等過程的執行進行現場驗證,確保監督、檢查形成閉環,提高故障質量。四是開展設備自主維護工作,明確設備自主維護管理的要求,優化完成自主維護基準書模板,在此基礎上逐步推廣至各車間所有主要設備,最終促使各車間建立完善的主要設備自主維護管理手冊。五是做好設備檢修、故障處理的過程管控工作,提高工作質量和最終效果。
2.4 精實績效管理
一是製定結合現有的設備管理三、四級文件,國家局、公司要求,工廠經濟責任製相關考核要求以及目標指標數據庫《設備管理評價考核細則》,為開展設備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執行奠定基礎。二是做實設備績效評價工作。設備績效評價由過程評價及結果評價兩部分組成,過程評價主要通過生產調度進行日常過程停機統計、設備技術員進行數采係統數據分析結果兩部分體現,結果評價主要通過設備技術員進行周檢查、月度綜合檢查結果兩部分體現。所有評價結果應確保有據可查、依據充分、實施清楚、評價規範,必要時應讓責任部門簽字確認或拍照留證。同時由設備技術員按要求對評價存在問題進行跟蹤驗證,持續提升設備績效目標管控水平。
2.5 精算成本控製
一是完善管理標準,對在用設備改造相關流程進行規範,杜絕零備件的浪費,同時建立修舊利廢管理製度,通過獎懲激勵機製,正確引導做好維修費用的管控。二是細化零配件管理,在確保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實行庫存限額管理,同時嚴格零配件計劃審核,各部門報送總成件、改造件、大額件時必須提供相關說明或可行性分析。
2.6 精幹隊伍建設
一是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培養方式,拓寬人才培養通道,結合TnPM谘詢服務的開展,組織員工學習先進的設備管理理念、方法,進一步轉變員工的思維模式,逐步提升一線員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組織各部門設備主管學習設備精益管理理念、方法,轉變我廠目前的設備管理模式,為開展精益設備管理奠定基礎。三是加強對基層操作維修人員管理知識、實操技能的培訓,進一步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四是每年度對部門優秀改善案例、OPS(單點課)進行統計、彙總,形成部門改善案例庫,作為員工培訓資料展開培訓。五是建立平台,加強技術資料、先進經驗技術的共享及
傳播。
3 結語
總之,精益管理是一項艱巨的係統工程,“先進技術支撐設備管理精益化”是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必須全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敢於創新,勇於實踐,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夯實工作措施,使設備管理工作更加規範化,努力提高設備管理的整體水平,提升設備綜合效能。
參考文獻
[1] 包菊芳.現代生產管理新方式與設備管理[J].設備管理與維修,2001,(2).
[2] 趙維印.關於中國設備管理模式的思考——兼評日本TPM在中國的推廣應用[J].中國設備工程,2005,(12).
[3] 劉希宋,王輝坡.現代設備管理的新趨勢[J].設備管理與維修,2005,(11).
[4] 李葆文.設備管理新思維新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成小軍(1969-),延安卷煙廠生產設備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卷煙設備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