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怎樣說話能受人歡迎(3)(3 / 3)

某座財神廟裏有這樣一對聯:“隻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不作半點事,朝來拜,夕來拜,使人為難!”聯語以財神的口吻嘲笑了那些坐等錢財的懶漢。

杭州萬鬆嶺下也有一座財神殿,廟宇破敗,財神菩薩泥土剝落,但香客依然絡繹不絕。於是有人在財神殿兩側撰寫了一副妙趣橫生的對聯:“我若有靈,也不至灰土處處堆,筋骨塊塊落;汝休妄想,須知道勤儉般般有,懶惰件件無。”

即使在今天,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形勢下,由於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種種弊端尚未根除,也產生了一些醜惡現象。因此,運用幽默技巧來揭露、鞭笞這些醜惡現象,仍顯得有必要。

如石河先生把某些名片稱之為“明騙”:

無聲唱片,特種炮彈——誰想成名,它能包辦:要掛多高的銜,就掛多高的銜;要當多大的官,就當多大的官;要發多肥的財,就發多肥的財;要露多紅的臉,就露多紅的臉。名片——明騙,小紙一張,威力無限。

楊翰端先生的“貶值謠”把大鍋飯中的怪現象諷刺了個夠:

年過四十算“青年”,短訓三月算“大專”,工齡熬滿算“教授”,照書抄錄算“考卷”。領導拒賄算“新聞”,退出占戶算“模範”。質量低劣算“名優”,不罵顧客算“笑臉”。唱個歌兒算“歌星”,拉筆讚助算“導演”,亂湊詞語算“詩人”,掛個虛名算“主編”。兩篇短文算“作家”,別人配音算“演員”,戴頂帽子算“著名”,出本庸書算“經典”。

……休道貶值處處有,難得糊塗閉隻眼,你好我好他也好,最香還是大鍋飯……人們對種種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為什麼要用幽默的加以諷刺鞭笞呢?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此恨之已極,深惡痛絕,直接抨擊或咒罵已難解心頭之恨,於是“悲極生樂”,通過嬉笑怒罵、諷刺打油詩等形式來宣泄。

幽默能寓教於樂

無數的實踐結果證明,風趣幽默的批評教育,在笑聲之中容易被人所接受,見效也就比較明顯了。說起教育,人們習慣地聯想到那一副副正兒八經、毫無笑容的麵孔,一套套令人不著要領的抽象理論,一群昏昏欲睡的聽眾。其實,造成人們的這種理解和印象,完全是由於教育工作的方法失當所造成的。教育,當然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但這並不排斥應該讓受教育者發出歡快的笑聲。寓教於笑聲之中,是教育的有效方法。

有一個“懶師拜懶徒”的幽默,是用來教育那些遊手好閑的浪子的。一個遊手好閑的浪子,隻恨自己懶得不到家,頗想找一個懶店進修一番。於是,他就到處打聽哪裏有懶店。一天,他打聽到確有一個學懶店,便欣然前往。到了懶店門口,他屁股充作臉,退著進門去。學懶店的師傅大喝一聲:“呔,怎麼不懂規矩,何事不把臉對著我!”浪子仍然背對師傅答道:“尊師在上,容愚徒一稟:來時背對師傅,辭別時可不轉身也。”師傅一聽,瞠目結舌。少頃如夢初醒。拒浪子於門外曰:“我可尊你為師也。”

再舉“重建阿房宮”一例,它是用來批評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的水平和教育水平之低下的。督學到一所中學巡視,與學生交談間隨口問道:“你知道阿房宮是誰燒的嗎?”學生滿臉惶恐,連聲說:“不是我燒的,不是我燒的!”督學啼笑皆非,向校長指責:“貴校的學生曆史知識掌握程度低落,居然說阿房宮不是他燒的。”盛怒之下,督學寫了一封呈文給教育局長,稟明原委。不久,收到局長的複函說:“燒了就算了,再撥經費重建阿房宮。”

批評,是教育工作中對各種不良現象進行鬥爭的武器。批評要想達到效果,就必須與人為善,就必然要講究方式、方法,講究語言藝術。有時候,一句巧妙的幽默言辭的確能勝過許多句平淡乏味的說教。

那麼,為什麼幽默風趣的話語能起到教育作用呢,主要有兩個方麵原因。

首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實踐證明直截了當地當眾批評某個人,這決不是好辦法,它或者會引起對方的強烈反駁,找到一些理由來為自己辯護;或者會以沉默相對抗,口服心不服,並從此積怨於心。這樣,批評的目的自然沒有達到。所以心理學家們都異口同聲地說:“不要當眾斥責人。”這是很有道理的。而采用幽默式的批評卻保持了對方的臉麵,不會使對方產生對抗情緒。另外,由於采取的是影射而不是直說的方式,讓被批評者有一個思考回旋的餘地,就更能深刻地領會批評者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