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語言突破的技巧(6)(1 / 3)

用提問補救蠢話

你沒能耐在上司麵前做個八麵玲瓏的大紅人也就罷了,偏偏還要不當心說蠢話,蠢話出口之後,卻又立即反應過來,恨不得時空倒流30秒,好趕在蠢話出籠之前,狠狠咬住自己的舌頭……誰都難免說蠢話,蠢話的內容也都差不多。不過,要是你一蠢再蠢,不會總結經驗,那就真的無可救藥啦!說了蠢話,意識到了,可以反過來用提問的方式把問題推給上司。

(1)問:“你的薪水夠用嗎?”

一位幹市場助理的勞小姐,說過她的親身體會:

“我畢業時,這家公司對應屆畢業生開出稅前5500元的月薪,這在當時算是高的。可加薪幅度實在太小,一晃兩年過去了,還是長進不多。吃穿用度再加房租,簡直沒多少可以存下來,買房子更是遙遙無期。”

那次,老板和我們幾個市場部的員工吃午飯,隨口問‘你們覺得薪水還夠用嗎?’,那幾個人都微笑著不說話,我怕冷場,隻好開口,可一開口就是真話:“我不敢說不夠用。”

人力資源專家點評:老板“居心”何在?身處市場、公關這種花錢的部門,有些老板會擔心你花錢大手大腳。他吃午飯時看似不經意的一問,卻是在“考驗”你的理財觀——如果能把自己的財理得頭頭是道,花公司的錢應該也會有分寸。你有多“蠢”?

大家都笑而不答,為什麼你要那麼自覺當“衝頭”?

有些老板喜歡聽手下說薪水不夠,因為他以為抓住了你的“軟肋”,施以小恩小惠,你就會甘當座前走狗。

但另一些老板就會想開去:“不對嘛,一個小姑娘,開銷這麼大?花自己的錢都這樣,花公司的錢不就更……”

聰明答法是:

這種問題,你一回答,他就認真了,索性搗漿糊:“老板,你想聽‘夠’,還是‘不夠’?”暗示他,你要我認真答,還是不認真答?如果是前者,那麼這個場合不合適。

如果隻有你和老板,可以老實講,但是也不要太直,學會耍點小花招:“老板,你來問我,是代表稅務官呢,還是代表公司?稅務官來,你肯定有好幾套財務報表——我也有好幾套,你要聽哪一套?”老板會覺得你的思路不太好哦!

說出了蠢話,還可補救。

如果老板已經對你產生“花錢大手大腳”的印象,就在提交費用報告單時,讓他知道你談判的過程:“供貨商本來報多少,我了解市場一般價位是多少,後來談到多少……”偶爾為之,隻要讓他覺得你花錢精明即可,太著痕跡,反倒讓人起疑。

(2)問:“你不是來學習的嘛?”

張先生——財務人員,對這句問話耿耿於懷。

現在我最後悔的,就是在麵試的時候對老板講了那句蠢話:“希望公司多給我機會,我很年輕,想多學東西……”

進了公司,才發現工作量之大,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前任也是實在撐不下去,才走的。

我每天最早到辦公室,最晚一個走,常常忙得忘了吃午飯和晚飯,因為根本不覺得餓。最不爽的是,我發現自己忙,是因為工作分配不公平——我每天累死累活,可同一個辦公室裏,有兩個同事上班卻經常閑得發呆。

實在忍不住,找了個機會跟老板要求調整工作量,誰知她一句話把我噎住了:“你不是來學東西的嘛?”

人力資源專家點評:老板“居心”何在?可能她覺得這麼分配工作,的確是合理的。也許要連續走掉三四個員工,而且原因都驚人的一致,她才會意識到是自己出了問題。就算當初不說“來學習”,老板還是會把這麼多活壓給你的。

你有多“蠢”?

麵試時最好不要談來公司“學東西”,因為這是空話,也的確會讓人覺得你是急不可耐地在尋找“學習”的機會。老板樂得拿你當廉價勞動力使——反正你年輕,又沒家累,還想“學東西”,那就由得你多“學”好了!

聰明答法:

學會一進公司,就和老板談:“我想知道您對我的工作期望。”

這本是老板的職責,但很多老板沒這個概念,那你就得幫他建立概念——一邊聽他講工作要求,一邊摸工作量。如果覺得太多,當場提出:“這些要求,我能做到的,當然沒問題;不能做到的,也不能騙你——我最大的擔心,就是時間安排可能有問題……”如果工作範圍有變化,也應該主動找老板,做這道“功課”。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