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5歲就離開學校到一家棉花工廠幹活,從此就再也沒有機會上學。可是他卻成為他那個時代最光輝燦爛的一名演講家,並且以善於運用語言享有盛名。他閱讀、研究、作筆記及背下不少著名詩人,如拜倫、密爾頓、華茲華斯、惠特曼、莎士比亞、雪萊等人的詩篇。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失樂園》從頭到尾看一遍,以便增加自己的詞彙和文學修養。
英國有個演講家名叫福克斯。為了提高自己的演講水平。經常高聲朗讀莎士比亞的作品,以改進他的風格。
格雷史東把自己的書房稱為“和平廟堂”,裏麵有15000冊藏書。他自己承認,他因為閱讀奧古斯丁、巴特勒主教、但丁、亞裏士多德和荷馬等人的作品而獲益匪淺,荷馬史詩《伊裏亞特》和《奧德賽》使他大為著迷。他寫了6本書評論荷馬的史詩和他的時代背景。
英國政治家及演講家庇特年輕的時候,經常閱讀一頁或兩頁的希臘或拉丁文作品,然後把這些段落翻譯成英文。他每天堅持這樣做,持續10年之久,結果,他獲得了一項無人能比的能力:在不需要思考的情況下,就能把他的思想表達成最精簡的話語。
英國桂冠詩人但尼生每天研究《聖經》,大文豪托爾斯泰把《新約福音》讀了又讀,最後可以長篇背誦下來,羅斯金的母親每天逼他背誦《聖經》的章節,又規定每年要把整本《聖經》大聲朗讀一遍,一點也不能遺漏。羅斯金把他自己的文學成就歸功於這些嚴格的訓練與研究。
蘇格蘭的史蒂文森是作家中的作家,他親自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說:
每當我讀到特別令我感到愉快的一本書或一段文章時——這本書或文章很適當地敘述了一件事或產生了某種印象,它們之中含有一股顯而易見的力量,或是在風格上表現出愉快的特征——我一定要立刻坐下來,要求自己把這些特點模仿下來,第一次如果不成功,就會再試一次,可是經常是連續多次都不成功。至少,從這些失敗的嚐試裏,我在文章的韻味、和諧、各部分的協調與構造方麵,獲得了一些很有用的練習機會。我以這種勤勉的方式模仿海斯利特、蘭姆、華茲華斯、布朗爵士、霍桑及蒙田。
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更是積累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先秦文章,漢賦、樂府、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精品疊出,光芒萬丈。從中選擇,持之以恒地堅持閱讀、朗誦,你的文學修養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提高。
舉這樣的例子,怎樣獲得“絕妙口才”的秘訣已經告訴你了。我們還是用林肯的話來做一個總結:“成功的秘訣就是拿起書本,仔細閱讀、研究。工作、工作、再工作,這才是最重要的。”你下過這樣的功夫嗎?如果沒有,從現在就開始吧!
寫作幫助你提升境界
多寫成長日記。成功人士都有寫成長日記的好習慣,寫日記不僅可以記錄一天的工作完成情況,還可以記錄一天的體會,所思所感所悟,時間一長,你不僅鍛煉了寫作水平,你還會發現你有許多別人忽略的東西。成長日記會是你寫演講文稿的素材庫。
寫作當然也需要有學問、動腦筋,有些高水平、很重要的寫作還需要有膽識、有新意,傾注許多心血。但寫作作為一種語言活動來看,它畢竟可以慢慢考慮,從容構思,反複斟酌和修改,還可以翻翻筆記,查閱資料,經過多次的嚐試和努力去完成。而且寫作不存在與接受者麵對麵地直接交流、相互刺激的問題,也不必顧及儀容儀表、表情手勢、身體的姿態與動作等體態風度的表現如何。而口語的表達與交流就不同了,口語不僅要隨時隨地地廣泛應用,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而且必須是和一定的對象雙向交流、直接溝通,需要即興構思,隨機應變,一次性完成,還需要適應場合、控製情緒,需要有適當得體的體態風度……這一係列的特點必然要求一個人的語言感應能力、思維想象能力、觀察應變能力和自我控製能力等等都要相當機敏靈活,才能做到有效說話,出口成章,具有魅力。
如何成為頂尖魅力講師
鎖定自己的專業領域;
養成平時閱讀書籍,報紙的習慣;
以最認真的精神對待每一次演講;
常做自我對談,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
將自己當作最佳的競爭對手;
注意自己的外表,因為外表代表你對自己的看法;得體的裝扮與穿著,象征你的身份與地位;
以字正腔圓的聲調,傳達你的思想、資訊和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