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擺脫煩瑣(2)(1 / 2)

當然,作出決策的過程是一個困難的過程,但你必須形成一種自我決策的習慣。應該明白,是你本人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在作決策,在你作決策這一充滿困難的過程中,你僅有的幫手就是以往的經驗、你所儲存的信息和你的理解力,自我決策是你應該養成的習慣。

那麼,自我決策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1.每一個決策都必須以現實為依據

我們之所以常常作出錯誤的決策,是因為我們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建立在毫不懷疑就接受下來的舊觀念的基礎之上。既沒有考慮到現實,也沒有考慮到自身條件,甚至沒有考慮到自己所處的位置和自己的需求。我們的許多決策都是根據一種固有的“我應該”而作出的;與其冒險,還不如以傳統的思維方式來製定決策。於是,本來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卻以他人的毫不相幹的經驗為依據。

2.在製定決策的時候。

要將各種相關的因素都考慮周全

也就是當我們權衡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時,要對各個因素的不同組合加以考慮。

總是受別人觀點的左右,實在不是什麼好的習慣。學會自我決策,堅持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你就會嚐到成功的甜頭。

製定日程表簡化工作

製定日程表,並嚴格實施,可以大大簡化你的工作,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那麼,日程表與計劃有什麼不同呢?計劃是指對工作的日期安排,而日程表是指每天怎樣具體地落實計劃,也就是所謂的逐日的計劃。

製定日程表的最簡單的方法,是毫無遺落地把當天一定要幹的工作寫在表上,然後把日程表放在桌上,幹完了一件工作,就在表上畫個勾。當然,這種方法應該說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方法了。一般說來,製定一個有效的日程表須包括下麵幾個過程:

1.製定一天的日程安排以重要活動為中心

有些活動是事件的關鍵,或者說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活動,因此進行工作時應以這樣的活動為中心。

例如,出差時,盡管有許多必須要幹的工作和必須要會見的人,但首先應該解決中心工作。考慮到意料不到的事情等因素,除做必須的工作之外,日程表上還應有充裕的準備時間和機動時間。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時刻記住你出差的目的,對於這個中心任務來說,其他的事情全是次要的。

2.定位該做的工作

這包括:把一些工作分配給他人;挑出在這一天內必須做完,且不太好做的工作。

3.歸納有聯係的工作

把相互關聯的瑣事歸納到一起,會使工作有節奏,這麼做,能夠節省協助你工作的人們的時間,而目你自己也可以不間斷地連續利用所需的工具和其他助手。

例如,有些信件,可以歸總起來一次寫完;盡量約定好時間,盡可能地連續會見來訪者;將必須閱讀的材料,集中到一起快速過目,等等。

4.工作適應能量曲線

能量曲線因人而異,因此要利用精力最充沛的那段時間從事那些最有挑戰性、最富於創造性的工作。如果你認為你的精力在上午最為充沛,最適合會見客戶,那麼也可以把它們安排在上午。

相反,被動的工作或不那麼重要的工作,就不必占用這種寶貴的時間了。可以把它們安排在你有些疲憊,工作效率減退時進行。

5.留出足夠的時間工作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時可以製定一些多少有些勉強、有些緊張的日程表。但是,如果自己所接受的任務重要且必須完成,那麼為了保證成功,就必須留出足夠的時間,不要勉強,如果非要求自己在一小時內幹完兩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那麼日程表等於是作廢了。

6.不幹日程表中沒有的事

這種情況你會時常遇到:比如說你正在幹著某一件事,突然想起要打個電話,或者想要叫某人來吩咐一件事情,但是如果真的打電話或者找人來談話,可能就要影響你預定要完成的工作。這時,如果打電話或找人談話不是非常緊急、必須馬上做的,就暫且放下,先把日程表內安排的工作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