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長和興趣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對於會創業的人來說,卻是一種不可小看的資本。開發與特長和興趣有關的項目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將特長與興趣瞄準市場需求;把特長與興趣化為實際技能;調整特長與興趣角度,與市場熱門掛鉤。
從學習知識的角度來說,特長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市場經濟來看,特長與興趣是最好的資本,是無須花大本錢的經營項目。創業前,不妨考慮一下自己的特長與興趣,將它開發出來。
秘訣3:選擇有望變大的小事業
莫莉喜歡服裝行業,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服裝特許經營公司工作,一年之後,莫莉已經完全熟悉了服裝公司流程,於是在工作之餘,她與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小服裝店。
第一桶金:小店賺錢太辛苦
莫莉對自己的小店抱著很大的希望,但開張後才知道零售業不是很景氣,在服裝行業上更是表現明顯。而且開小服裝店的人很多,競爭異常激烈。為了突出自己店的個性,莫莉一般都親自到外地聯係貨源,辛苦不說,來來去去還要花費掉不少路費和運費。
本來莫莉想租一個地段比較好的店麵,但是租金太高,自己又一時拿不出那麼多的資金,於是退而求其次,莫莉把自己的小店開在比較靠裏的位置,但是那裏人流量又比較少。所以,雖然服裝店在盈利,但莫莉覺得要靠一家小店獲得很高的回報,是不現實的,她需要改變策略。
再次創業:貿易公司公司和公司的合作
用工作和轉讓小店得到的積蓄,再加上父母的一些支持,莫莉又注冊了一家貿易公司,實現了她追求的“品牌化、規模化”經營的第一步。
因為自己在品牌代理上不是太有經驗,莫莉在公司成立之初和一個朋友合作。莫莉的朋友在服裝市場經驗頗豐,並和一些大商場、大的品牌公司有著良好的關係,通過朋友的公司,莫莉和很多大商場建立了關係,並把自己代理的產品打進了那些商場。
莫莉說,以前開小店自己也是和同學合作,不過那僅僅限於同學和同學之間,而現在的合作已經是公司和公司之間的事務了。
最近,莫莉已經在上海大部分大商場裏都設立了自己代理的品牌專櫃,雖說在不長的時間裏就把攤子鋪開鋪大了,但是在問到莫莉的經營秘訣和心得時,莫莉說自己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莫莉說,開貿易公司是一件很鍛煉人的事情,在辦事的過程中,要學著和客戶溝通,要會揣摩客戶的心思……在莫莉看來,很多經營的經驗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大部分開公司的年輕人都是在摸索中前進,但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去總結,及時地去歸納獲得的經驗。
小提醒:
不要跟風:大家都做的必然不會有太大的利潤,在決定自己經營什麼的時候要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不要跟風。
移看清現狀: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市場上什麼也不缺,早已經不是賣方市場了,所以不要指望隨隨便便開個小店就可以發財。
和別人合作:如果想進入的領域是自己所不熟悉的,那麼快找一個合作夥伴吧,他可能成為你成功的領路人。
核心競爭力:開張之前先問問自己,你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裏,你用什麼來留住客人,否則,隻有用不停地打廣告這一招了。
口碑相傳:讓自己的店在客戶之間形成良好的口碑,人與人之間的口碑相傳比在任何大眾媒體上打廣告都來得有效。
考慮全麵:店址、硬件設備、房屋屬性、租金……有一點你沒有考慮到,都有可能對生意的順利運轉產生影響。
怎樣找到理想的創業方式
盡管嚴田現在全國有了200多家經銷商,已經成為富甲一方的企業家,但談起自己的第一次創業,嚴田還是感慨良多。
嚴田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家製藥廠當技術人員,優厚的工作待遇和事業上的一帆風順讓他興奮了很長一段時間。然而他心中卻一直有一個創業的夢想。
一次偶然的機會,嚴田聽說一家飲料廠瀕臨倒閉,正在尋求承包。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嚴田決定到商海裏拚搏一回,但為了降低風險,他沒有貿然辭掉工作,而是利用工作之餘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初涉商海,嚴田才感到創業的艱難。他做一名技術人員還算得上稱職,但對企業內部管理和銷售網絡的拓展,他真的一竅不通。因此,他的飲料廠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結果勉強支撐了半年,最終失敗告終。回憶創業的曆程,嚴田頗有感慨:“我以為懂技術的人搞工廠不會錯,卻想不到管理和銷售能力的欠缺使我第一次創業就遭遇“滑鐵盧”。想成功創業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選對合適的創業方式。僅有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直覺和商業的洞察力及創造力,善於發現、分析與開拓市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關鍵是如何揚長避短,讓自己的長處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創業的方式很多,有人開店成國,兩三年就擁有10萬多家連瑣店;有人開公司自創品牌,一年就賺到100多萬元;也是人做產品代理,穩紮穩打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