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自主創業必須有保障(1)(2 / 3)

不久前,上海工商銀行與柯達公司聯合推出的助業貸款就受到了歡迎。個人投資9.9萬元,柯達就可以幫助其建一個彩擴店。最重要的是,這9.9萬元的投資可以通過申請工商銀行的助業貸款獲得。

中國銀行也與柯達(中國)公司和立邦(中國)公司合作,在全國範圍內為想要開辦柯達快速彩色衝印店或立邦漆經銷店的投資者提供貸款。在此種情況下,隻要得到柯達公司、立邦公司認可,借款人無須提供任何擔保即可獲得貸款,用於購買有關設備。

而浦東發展銀行的個人創業貸款是支持聯華便利的“投資7萬元,做個小老板”特許加盟方案。

變現接手的虧損企業

在經營活動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虧損企業,創業者可以將這些虧損企業接手過來,然後作為抵押物向銀行貸款變現而獲得創業資金。當然,這種籌資方法風險比較大,獲得創業資金的代價是要承擔一大筆債務。宋凱做了幾年外貿皮鞋生意,積累了一定的業務渠道,便打算自己辦一家鞋廠。他仔細算了算,辦個中等規模的鞋廠需要100萬元的設備和周轉資金,外加一處不小於200平方朱米廠房。

宋凱通過朋友在近郊某鎮物色了一家負債累累、瀕臨倒閉的板箱廠,並以“零轉讓”的形式接手了這家工廠,也就是該鎮以資債相抵的辦法,將工廠所有的動產不動產以及工廠的債務全部一起轉讓給宋凱。

廠房的問題解決了,但是100萬元的資金從哪裏來呢?宋凱到銀行去貸款,負責信貸的人要他提供擔保,可是上哪兒去找擔保人呢?正在宋凱焦急萬分時,他的一位朋友一語提醒了他:板箱廠的資產就是抵押物。

就這樣,宋凱不花一分錢就解決了資金和廠房的問題。當然,他因此也背上了較重的債務,這就要靠他通過今後的努力來慢慢地償還了。

尋找風險投資

如今有很多大公司、大集團甚至個人手中都掌握了大量的閑置資金,他們也十分希望能找到一個可靠的投資對象。因此,假如有好的項目,不妨尋找風險投資。

如何尋找風險投資呢?創業者可以通過親朋好友介紹,也可以委托專門的風險投資公司代理,還可以適當做點兒尋資廣告或張慶華是某糧油食品商店的職工,近年來商店連年虧損,上級公司決定將該商店拍賣。張慶華認為商店地理位置十分理想,之所以虧損主要是因為經營管理不當,隻要對商店的品種結構作一番調整,再加強商店的內部管理,完全可以盈利。

但是,要將商店拍到手,起碼得有60萬元以上的資金,憑自己的實力顯然無法企及。於是,張慶華想到了昔日的同學仇英。仇英如今已是某集團公司的董事,向他借幾十萬元應該不成問題。仇英了解了張慶華的來意後說,動用集團的資金必須經過董事會的討論,而外借資金一般是很難通過董事會的。假如以合資的方式參與合作競拍倒是可以的。一個月後,張慶華在該集團100萬元風險投資的支持下,一舉拍得了糧油食品商店,實現了自己當老板的願望。

在上網發布尋資信息。

當然,投資者也可以直接與風險投資公司聯係。但要說服他們,不能隻用腦子裏的幾點想法和對方空談,而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證據來證明“我的項目是有可行性的,是有市場前景的。”最切實的做法是,和對方談之前事先準備好書麵的項目介紹和計劃書。在和對方談的過程中,還可以強調自己的工作經驗、社會關係網等優勢。

先替別人搞營銷再去創業

沒有資金創業,可以先替別人搞營銷,待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經驗後再去創業。

柳傳誌是一個創業的傳奇式人物,他領導聯想由11個人20萬元資金的小公司,用14年時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計算機公司。

聯想一開始沒有資金,也隻能替人家賣機器。1988年,柳傳誌和幾個熱血漢子來到香港,手裏隻攥了30萬港元。因此,他們到香港也隻能和在國內一樣先從做貿易開始,通過貿易積累資金,了解海外市場。

接著,聯想選擇了板卡業務,然後打回國內,為聯想PC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柳傳誌開始時就一心要形成產業,做貿易隻是權宜之計。但是,通過做貿易,不僅使柳傳誌積累了創業資金,而且還學會了做生意、搞營銷,最終成就了“霸業”。

“滾雪球”式籌資

“滾雪球”就是用很少的錢貸到更多的錢的一種籌資方法。1986年,陳金義向親朋借了一萬元辦蜂蜜加工廠時資金遠遠不夠,他靠自己的兩條腿跑市場,找蜂源,終於積累到3萬元。然後,他用這3萬元作抵押,從銀行貸到6萬元。再將這筆款到另外一家銀行作抵押,貸到了12萬元。

就用這種滾雪球的方式,陳金義湊夠了資金,辦起了蜂蜜口服液加工廠,最終成了50強中國富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