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自主創業必須有保障(1)(3 / 3)

到免費場所創業

創業離不開理想的場所,而創業之初的很大一筆投資就是用來支付房租的。因此,隻要你能轉換一下想法,想辦法獲得一處免費的創業場所,那就相當於得到了一筆可觀的創業資金。農大園藝係畢業的小錢在一家專業不對口的公司裏幹得不開心,所以他很想辭職開一家自己的花店。開花店最大的投資就是店麵房租,大約需要2萬多元,但是,工作還不到一年的小錢哪來這2萬多元呢?

2000年10月份,他在報紙上看到南京一家花鳥市場的招商廣告,廣告上承諾第一批進場設攤者均可享受免收半年租金的優惠。這真是天大的喜訊!小錢毫不猶豫地申請了一個攤位,像模像樣地辦起了一家觀賞植物批零兼營店。由於他的不少同學在花卉生產單位工作,因此資源充足,質量上乘,生意紅火。

爭取創業免擔保貸款

一般人總認為,要向銀行貸款必須自己提供擔保或者抵押,其實情況並非都是如此。現在有的銀行為了拓展信貸業務,充分考慮了創業者尋找擔保的實際困難,紛紛主動尋找擔保方,為有意創業的人提供免擔保貸款。黃誌大學畢業後回到上海,一直沒有找到稱心的工作,他看到自己居住的小區內有一家小型超市生意非常紅火,黃誌心想:不如開個超市,自己給自己幹。但是一打聽,辦個小超市投資起碼得6到7萬元,隻好作罷。

2000年8月份,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與聯華便利簽約,推出麵向創業者的“投資7萬元,做個小老板”的特許免擔保貸款業務,由於聯華便利作為合作方為創業者提供了集體擔保,浦發銀行可向通過資格審查的申請者提供7萬元的創業貸款。

黃誌獲悉後立即遞交了申請。兩個月後,他順利地從浦發銀行領到了貸款,在控江路上如願以償地開起了自己的小超市。

爭取政府政策性扶持

作為調節產業導向的有效手段,各地政府部門每年都會拿出一些扶持資金,例如近年來杭州市提出建設“天堂矽穀”,把發展高科技作為重點工程來抓,與之相配套的措施是杭州市及各區縣均建立了“孵化基地”,為有發展前途的高科技人才提供免費的創業園地,並撥出數目相當可觀的扶持資金。

假如你是高科技人才,不妨爭取這樣的政策性扶持,一旦成功,資金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李教授任教於無錫某工業大學計算機係,但他並不甘於隻做學問,還希望辦個軟件公司,發揮自己另一方麵的才能。但由於工資微薄,沒有資金創業。

1997年,他得知杭州市將創辦高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對通過資格審查的企業提供免3年租金的辦公場所,並給予一定的創業扶持資金。這無疑是一個難得的創業機會,李教授立即帶領幾個成績優秀的學生創辦了一家軟件公司,不僅成功地進駐了位於杭州文三路黃金地段的百餘平方米的辦公場所,而且還得到了10萬元的扶持資金,正好用來作為創業資金。

組建高績效團隊創業

聯邦家俬:20年不散的宴席

1984年10月28日,聯邦集團前身廣東南海鹽步聯邦家具廠成立。王潤林、何友誌、杜澤榮、陳國恩——這四個小時候就在一起玩的朋友聚在一起。他們要幹一番事業。小小的家具廠讓這幾個朋友走得更近了,不過,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朋友之外多了一層股東關係。

他們四個人沒有什麼背景,都很窮。王潤林學過設計,何友誌做過藤椅師傅,杜澤榮在建築公司幹過打樁……四個普通人辦了一個普通的家具廠,卻起了一個洋氣名字——聯邦。然而,四個農民出身的人還是不知道企業該怎麼辦。僅僅幾個月後,聯邦就出現危機——銷路不暢,產品積壓,還欠了銀行近10萬元的貸款。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另一個兒時玩伴——杜澤樺,被他們請出山來。那時的杜澤樺擔任著一家藤器廠廠長,是當時廣州荔灣區最年輕的廠長,參加過中國第一期廠長經理培訓班,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杜澤樺成為聯邦的“老大”不久,企業便擺脫了困境,初現生機。隨後,同樣有著藤器廠工作背景的另一玩伴兒——郭泳昌也毅然加盟。

聯邦的六人組合,用杜澤樺自己的評價:樸素、簡單、正派,沒有野心,沒有排斥,在性格上互補,為了生計走到了一起。兒時的友誼和成人後的相互信任,是這支團隊合作的紐帶。

2004年10月28日,廣東南海聯邦家餅厶集團悄悄迎來了20年的慶典。20年的時間可以證明許多被稱之為夢想的東西,聯邦就這樣用它當初的“小作坊”製造著它在中國家具行業中的成功史。

相對於平均壽命不過2.9年的中國民營企業,20年的聯邦多了一層企業“物種”進化的標本意義:清晰、透明、完整而新鮮,甚至連當初創業時的6個股東仍原汁原味地保留著……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聯邦家佩6個“臭皮匠”靠什麼勝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呢?他們靠的就是彼此之間的相互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