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必斤斤計較,讓自己怒火攻心。生年不過百,常懷千歲憂;百事從心起,一笑解千愁。如果想到我們都是來去匆匆的過客,隻不過是到世間走一遭,還有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計較呢?做人大度一點,做事大方一點,不但不會有所損耗,反而會得到更多。
一個人最愜意和快樂的,莫過於心靈的自由,依照內心的意願去做事,聽從內心的聲音,行為遵從內心的命令。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被這樣或那樣的外物所幹擾、影響或支配,於是煩惱不斷、痛苦不斷。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的內心一旦被強製,一旦要別人順從你的價值觀或者信念,或者順從別人的觀念,你便削弱了這些價值觀與信念在你生活中的力量。為此,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努力去掌控自己的心靈,認清楚自己,明白自己是誰,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切勿盲目地跟隨潮流走,也無須顧及他人的流言蜚語,這樣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感受到生命的真色彩。要做自己的主人,要盡量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幫助自己,而不需摻雜別的意念或者要求,隨時隨地跟隨自己的內心,那麼,你便會感到無比的愜意和快樂。
一位智者在向人們傳遞智慧的過程中,曾經經過一個沒落的村莊,村莊中突然跑過來一群小惡棍,他們說話很不客氣,甚至還口出穢言。
如果是旁人聽了,一定會大發雷霆,然後與惡棍互相辱罵起來,甚至還會大打出手。而智者隻是呆呆在站在那裏並且仔細地、靜靜地聆聽,然後對他們說:“非常感謝你們過來找我,我正在趕路,下一個村莊的人可能還在等我,我現在必須要趕過去。等明天回來的時候,我會有非常充足的時間,到時候,你們有何話說,再一起過來找我,可以嗎?”
那群惡棍簡直不敢相信,還有人這樣和他們心平氣和地說話,於是,其中一個人就問道:“你是怎麼回事,難道你沒有聽到我們剛才所說的話嗎?我們罵你罵得那麼難聽,為什麼沒有任何反應呢?”
智者心平氣和地對他說道:“你想讓我有所反應的話,你的話說得有點晚了。如果你在十年前這樣說我,我可能會有所反應。然而,今天,我的內心是不會受任何人的控製的,我的心靈已經不再是別人的奴隸了,我是我自己的主人。我是在依據自己真實的內心在做事,而不會隨便跟隨別人去做出什麼反應。”
智者的經曆告訴我們,心靈是我們所有行為與意念的根源,你的快樂、悲傷、感動、憤怒和仇恨以及所有的貪欲和念頭隻會給自己和他人增添痛苦;而相反地,一顆慈善的心所發出的言語、行為、意念皆會給自己帶來幸福和快樂。在麵對他人的謾罵的時候,智者絲毫不為外界的因素所幹擾,按照內心的寧靜去處世。所以,他們的世界必然是一片安寧的。
為此,每個人在麵對塵世的紛擾的時候,都有責任對自己說道:“這對我是真實的,因為它對我有用。”這種自我肯定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沒有一個人的生活與我是完全相同的,我的內心是異常平靜的,我的思想是極其獨特的,而且我應該接受它。當然,在這裏我們主要是想告訴大家,要活出真正的我,並學會看到真正的別人。修持一顆平常心,是要從不平等中學習,讓我們慢慢地接受這個過程,並通過它一起成長!
心是幸福與快樂的根。幸福和快樂是一種思想,當思想快樂,那麼你就是一個快樂的人;當思想不快樂,那麼你永遠也快樂不起來。你自己不幸福、不快樂,卻又常把它拿出來示人,令愛你的人們也和你一樣痛苦。巴爾紮克也說:“忌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萬分。”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要讓自己多一些讚許,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寬容,少一些刻薄;多一些幫扶,少一些刁難……
10. 克製憤怒不生氣
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研究發現,人憤怒十分鍾耗費掉的精力不亞於參加一次3000米賽跑。生氣時生理反應十分劇烈,分泌物比在任何情緒時都複雜,且具毒性,因此愛生氣的人很難健康,更難長壽。而且,情感失調、愛憤怒的人,生病的風險是其他人的兩倍。
有一個叫艾斯的人,每次在與人發生爭執生氣的時候,就會以極快的速度跑回家中,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上幾圈,然後又坐在田地邊喘氣。艾斯工作非常勤勞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越來越廣,但是無論房子有多大,田地有多廣,隻要與他人發生爭執,他還是會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幾圈。所有認識他的人,心中都極為疑惑,但是無論怎麼問他,艾斯都不願意說明原因。
直到有一天,艾斯很是生氣,拄著拐仗艱難地繞著土地跟房子走,等他好不容易走上幾圈之後,太陽都下山了,艾斯獨自坐在田邊喘氣。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爺爺,您年紀已經大了,這附近地區的人沒有一個人的土地比你的大,您不能再像從前,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啊!您能否告訴我您的秘密,為何一生氣就要繞著土地跑上幾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