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佛門有緣
戒台寺的禪堂之內今夜燈火明亮,寺裏的大小僧人吃了晚齋便陸陸續續往這禪堂裏趕去,仿佛寺裏要開什麼代表大會一般,搞得大家人心惶惶。其實今晚並沒什麼會議要開,而是因為寺裏今天來了一個女人。
紫雲還是個十五歲的丫頭,雖然是個女兒之身,但也從不怕見生人,再說這些和尚既然要打聽自己的故事,那就跟他們講講便是。
紫雲雖然是個苦命的孩子,但她從來不感到自卑,自己當年是跟母親走丟了,又不是被父母給賣了,有什麼好自卑的?再說了,她早就下了決心,等將來攢夠了盤纏,一定要到洛陽去尋找自己的父母,遺憾的是現在錢還沒攢夠,不然也不會被那錢員外給騙了過來。
“謝謝各位師父的收留,我的名字叫紫雲,本是洛陽人氏,隻因四歲時跟母親走失,被一個人販子給帶到了這揚州地界,後來那個人販子將我賣到了昌樂坊裏的一家歌樓,歌樓的老板,也就是我的二娘,是她出錢買了我,讓我在歌樓裏做了丫鬟,就這樣,我在江都縣已經住了十一年了……”
紫雲是個堅強的女孩,可是說到自己的經曆時,還是流露出少許的傷感與無奈。其實在她心裏,她的確不願意對別人過多的說起自己的身世,因為歌坊畢竟是個風塵煙柳之處,是供男人們尋找樂子的地方,無論女人在唐朝有多高的地位,但是被歌妓收養畢竟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好在眼前的這些聽眾都是些久居深山的和尚,他們雖然不能說是什麼得道高僧,但畢竟也是修行之人,對紫雲所說的種種遭遇充滿了歎息與同情,至於她來自什麼昌樂坊,也沒有幾個人知道那是個什麼地方。
“昌樂坊?昌樂坊在哪啊?”
惠明師父聽紫雲說自己住在昌樂坊,便向她打聽了一下,因為畢竟這姑娘不是本寺裏的人,留在寺裏也不是長久之計。既然她已在揚州住了十幾年,想必也有自己的住處,或者也有些親人朋友,如果這姑娘不同意自己的婚姻,自然由她的親人朋友為她做主,這樣也就不會給寺院惹什麼麻煩了。
“昌樂坊就在江都縣的城西,離著西門不遠……”紫雲聽到他們問自己的住處,想必是不願意收留自己,打聽清楚之後再把自己送回城裏。
可巧坐在旁邊的惠法師父知道昌樂坊的位置,他以前常在城裏廝混,偷著喝酒吃肉,聽到紫雲的介紹連忙過來呼應:
“哦,離著西門不遠?是不是在永業坊的南邊,和永業坊隻隔著一條街啊?”
“嗯,就是那裏!”紫雲點了點頭。
“二師叔,你是不是去過那兒啊?”智清見他師叔對那裏這般熟悉,連忙也來打趣他。
“去去去,別瞎說,我怎麼會去那種地方!隻因那曹縣令就住在永業坊,我到曹縣令家做過法事,從那裏路過而已!”這惠法師父忙來辯解。
“那種地方怎麼了?為什麼不能去啊?”旁邊的小和尚智能也來問他。
“你個傻小子,說了你也不懂,那是個男人找樂子的地方,和尚是去不得的!昌樂坊的整條街有十幾家歌樓妓館,是江都縣裏最繁華的地方,像你們這些沒見過世麵的小和尚,要是看上兩眼,回來就得鬧著還俗!”
“師叔,你說得那麼詳細,你肯定是去過了,原來你是個花和尚啊!”智能小和尚在一旁嚷道。
“小屁孩,你懂什麼,別胡說!你師叔我沒當和尚之前,也是成了親的,隻因惹下官司才來到這寺裏避難,這一晃也都十幾年了,早就沒那心思了,隻是你們這些男童子,要是一輩子當和尚,那可就虧大了……”
“哎哎哎,惠法,說什麼呢你!不要胡說八道亂了他們的佛性!”惠明禪師連忙又在旁邊喝住。
紫雲聽了他們師徒幾個的談話,皺著眉頭在那裏納悶:“這都是一幫什麼和尚,怎麼一點兒正形兒沒有?哪裏有個和尚的樣子?”其實她隻是不了解戒台寺的現狀罷了。
戒台寺這幾年確實經營慘淡,山裏招的和尚也都是半路出家的“二把刀”,沒有幾個真心要當和尚的,好好的男人,如果不是有什麼特殊原因,誰會甘心剃了頭發去吃齋念佛呢?
然而唐朝又是個和尚占人口比例最大的朝代,據後人統計,佛教在發展高峰時期,唐朝的僧尼數量達兩百萬之多,而當時的人口才六千多萬,平均每三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僧人,之所以有那麼多人願意削發為僧,也與當時的佛教政策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