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次煉器從十二月一直到五月,經過近半年的時間器物才最後煉成,隻見扇骨酒紅色,扇骨上點點的黑斑如同淚痕一般灑在竹骨上,而扇麵為黑色,上麵自然形成了金紋。金木本相克,但是在這把扇子上金與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這時趙強也懂得了柔的含義。矛為金屬性,與木相合便為柔,金木相克,但如果金與木都相合了那麼還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老子才有守柔曰強的說法。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人之生也柔脆,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也代表著生機。
而這半年趙強將工作也辭了就一直在自己的房子裏,他買房時雖然是被坑了但是房子周圍的環境還算可以,人工開挖的湖將星海湖裏的水引了進來,而趙強所在的樓號便在湖邊上,順著湖水可以看到星海湖遠處的景色,而對麵就是一個廣場,廣場上柳樹成蔭,中間的水池內荷花盛開,夏天來臨後放眼一片綠色。累了就看看風景恢複一下精力,而進入嬰兒境,周身潔淨,可以吸取天地間的先天精氣調養身體,所以也不怎麼覺的餓,而煉器的過程更是對自己的身心一種修煉,使自己的身心更加精純完美。
閑暇時間,趙強特意買了本《道藏》研究著,道教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造作各類經籍。兩晉以後,陸續編纂經目,彙集成“藏”。北宋政和(1111~1117)年間始有鏤板刊行。其後金、元各藏,都以此為藍本。現存明代和共5485卷。所集經書,按其淵源和傳授係統的不同,分三洞、四輔、十二類編排。道藏的內容十分龐雜。其中有大批道教經典、論集、科戒、符圖、法術、齋儀、讚頌、宮觀山誌、神仙譜錄和道教人物傳記等。此外還收入諸子百家著作,其中有些是道藏之外已經失傳的古籍。還有不少有關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如有關醫藥養生之書,內外丹著作,天文曆法方麵的著作等等。
所以也是為了了解道家的淵源趙強才買了這本書,書中內容很是深奧難懂,所以趙強著重的研究一下符籙,符籙是道家施法時不可缺東西。一些符籙其實就是由漢字轉化過來的。
遠古時候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山,忽然看見一隻大龜,龜背上麵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嗎?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拚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便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而一些符籙其實所畫的內容就是這種最初的象形文字,漢字被造出來之後就代表著一些東西,有的漢字便是根據這些東西而演化而來的,如鳥、獸、日、月、水、火等等。就因為漢字被賦予了這些形象更是在數千年的使用中具有了人們的願力,所以這些象形漢字才具有了力量可以做到一些事情。
還有比較複雜的符籙則是由多種形象組成,成為一種組合的符籙,根據組合的符號不同所產生的效果和威力也不一樣。就像是一個團隊一樣,由不同的人組成一個整體去共同做一件事情。
還有根據星辰組成而形成的的一種符籙,這種符籙也可以說是用人間之力不能所及的事情,而借用周天運轉來完成。但也不能說是有高下之分,隻是為了完成不同的事情而做出不同的符籙。用高射炮打蚊子誰都知道又浪費又打不著,但是隻要用一個蒼蠅拍子就能把蚊子拍死,這能說******就比高射炮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