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涉江湖(2 / 2)

自此淩安與姚仲橫才知整個事情的經過,淩安一邊傷心,一邊安慰王伯伯,獨自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討回公道,為父報仇。

王七舟用袖布擦拭眼淚後繼續道:“當年先皇曾下密旨,由三公公保管,後來一眾奸臣逼他交出密旨,最後三公公自縊身亡,密旨不知去向。

相傳密旨上有先皇血扳指印記,現在他們也在尋找密旨下落,三公公生前與我私交甚好,曾透露了隻言片語與我,隻是沒有明確告知聖旨的去處,他深知先皇身體抱恙,來日不多,怕有不軌之人趁虛而入,所以要我事事小心,隻是沒想到一切來得那麼突然啊。”

說著王老從懷中拿出一副字畫,這正是三公公贈與。這字畫比一般小許,隻見上麵是一副三個連而未連的石頭畫,有詩雲:

飛來天仙渺雲端,

怎知雨露似曾眠。

天竺青山兩旁坐,

三生一世且長生。

眾人皆不惑,淩安接過王老手中畫,明了其中之意。便說道:“這畫中之意是說在靈隱寺旁的天竺山有一個地方先帝應該曾到過,那裏肯定有密旨的去處,從詩中看來這個地方應該與石有關,可是未曾聽過有關於石的地名,舅舅可曾聽過?

“姚仲橫手一下一下縷著胡須,慢慢說道:”若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說的三生石。“

”三生石?“

淩安問道。”是的,三生石,相傳那是個信男善女去求得姻緣的地方,但傳說是有緣人才能找到。“說畢,站起身來,走到淩安的麵前,令丫鬟小廝退下。

三人說著話,不覺已到傍晚,飯後姚老讓人給王七舟安排到客院住下。

翌日,藍景宋來尋淩安與他一同玩耍。藍景宋,年二十有一自幼無父無母,是伽藍寺方丈在一次遊行中撿回的,後來在員外藍棕富家中長大,從小便與淩安相識是要好的玩伴,十歲時隨方丈習武,偶爾歸家看望。

這次回來後,便過來找淩安玩耍。跳進大門直直往淩安的房間走去,推開門便看到淩安正收拾包袱,遂問道:”淩安,你這是要去哪兒?“

淩安抬頭一看,見是景宋,欣喜地走上前拉著景宋的胳膊道:”你可算回來了,我還想著臨走了見不到你一麵呢。“

”快說,“你去哪裏,怎麼不叫上我呀?“

景宋追問道。

景宋與淩安從小相識,自是知道淩安身世的,淩安便把王伯伯的事跟景宋說了。景宋想也不想便說:“我跟你去,就這麼定了,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淩安道:“景兄不必為我擔心,此次有姚興,姚榮陪著我,再說路途遙遠,你好不容易回來多陪陪叔父,而且我怎能將你卷入這場是非中呢,你放心吧我保證平平安安的回來。”

“那不妥。”

景宋道:“我曾答應過伯母,要照顧好你,明知你有危險,我怎能退縮?我這就去跟我爹商量,跟你同遊,你也一同去說叨說叨我爹。”說完不等淩安反應,硬是把他拉出了房門。

景宋拜見了姚老,懇求姚老答應自己的想法。姚老知道他與淩安要好,一來是擔心他的安危,二來景宋與淩安一起也好有個說說話的人,便不再阻止。他知道此去艱險,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共同成長也算是曆練了。

於是姚老準備了薄禮跟著景宋帶著淩安一同前往藍員外家拜訪。

知曉其中緣由後藍員外非常支持景宋的想法,便同意了。

第二日一行四人便啟程前往臨安,臨別之際不舍之意,不勝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