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將人類的這種情形比喻為兩隻試圖一起度過嚴冬的豪豬。它們挖了一個坑,但即使在坑裏也很冷,因此它們依偎在一起以尋求溫暖和依靠。但是,它們互相靠得越近,就會被對方尖硬的鬃毛刺得越厲害。它們受傷,發怒,又一次分開,但再次感到寒冷和孤獨。它們不斷嚐試,最後,學會互相保持適當的距離,既不會互相刺得太厲害,又能彼此給予溫暖和安慰。如果我們在情感漂泊中不想受苦和死於寒冷,就應像豪豬一樣,學會保持適當的距離。

一句東方諺語說:“如果你把兩隻鳥的腿綁在一起,雖然它們加起來有四隻翅膀,但沒有哪一隻能飛起來。”在愛情關係中,雙方應聯結在一起,而不是捆綁在一起。如果任何一方都能感到自己是一個強健而完整的人,那麼,他們就更容易保持一種緊密親昵的關係。隻有不斷攜手共進,每個人才能希望並確信他們會一起前行。

我們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我們的伴侶為了發展可能需要某種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會違背我們的意願。這是愛的一個方麵。在《先知》一書中,卡裏·紀伯倫描述了理想的愛:

彼此相愛,卻不要做成愛的係鏈:

隻讓他在你們靈魂的沙岸中間,做一個流動的海。

彼此斟滿了杯,卻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飲。

彼此遞贈著麵包,卻不要在同一塊上取食。

快樂地在一處舞唱,卻仍讓彼此靜獨,

連琴上的那些弦也是單獨的,雖然他們在同一的音調中顫動。

彼此贈獻你們的心,卻不要互相保留。

因為隻有生命之手,才能把持你們的心。

要站在一處,卻不要太密邇:

因為殿裏的柱子,也是分立在兩旁,

橡樹和鬆柏,也不在彼此的蔭中生長。紀伯倫,《先知》,第18~21頁。

愛是包容一切的。如果一個人隻是愛自己的伴侶,對其他的人漠不關心,他就不是在表達愛,而是表達一種依戀。絕大多數人認為正是這種排他性的依戀才是真愛,隻愛自己的伴侶才是濃烈的愛的最牢固的證明。然而,愛是一種精神特質,是廣博無窮的。

我們所有的人都具有博愛的能力,其程度超乎我們的想象,我們有能力愛更多的人,而不隻是我們最親近依戀的人。愛其他人並不會使我們對伴侶的愛減半或降低。相反,我們經曆的愛越多,我們分享到的愛越多,我們的內心世界就更臻於完美。當我們致力於維護與伴侶的親昵關係時,對他的深愛不但不會剝奪我們對其他人的愛,反而會使這種愛更為豐富。我們應培養愛別人的能力,將愛(這種精神特質)擴展到更廣的範圍,我們就能更新和鞏固與伴侶的特殊關係。

那些隻能愛一個人的人常常有嚴重的問題。他們通常要求對他人具有絕對支配權,以至於控製他人。這不僅是不可能的,也是令人厭惡的。這種態度不是愛的表現,事實上,這會毀壞我們所保護的東西。瑪麗·喬蒙德莉(Mary Cholmondeley)說過,她越來越相信,“我們的生命浪費在我們尚未付出的愛之中,浪費在我們尚未運用的能力中,浪費在自私地避免任何風險的謹慎中。為了努力避免痛苦,我們甚至放棄了獲得幸福的機會。”

超越我們自身去思考,思考他人的問題,思考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這才是愛的最高境界。這似乎是矛盾的,但當我們超越自身去思考時,實際上能更清楚地看清自身。當我們愛他人時,幸福來自這樣一種認識:我們是他們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