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的正門就在黃河邊,九曲黃河像一條巨龍蜿蜒北上,在這裏折腰掉頭向西奔去,就在轉彎不遠處,有一個綠色簇擁的村莊,那座座院落點綴在綠野中,嫋嫋炊煙在晚霞中清晰可見,有“世外桃源”之境界。這個村莊就是黃河邊遊人息憩之地——龍灣綠洲。因為地處黃河巨龍轉彎之處,當地人自豪地稱之為龍灣村。她麵臨黃河,背靠石林崖壁,是一塊風水寶地。龍灣村周圍為幹旱區荒漠景觀,而龍灣這片彈丸之地卻是綠樹成蔭、青苗蔥蔥、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氣候溫潤,真可謂名副其實的“龍灣綠洲”。這裏民風淳樸。民情多彩。忙了一天的村民們到了晚上便三五成群地聚集到龍灣村廣場上敞開其粗獷渾厚的歌喉,吼一嗓子秦腔。一天的疲憊便隨著這嘹亮的嗓音飄向九霄雲外。在龍灣村,遊人可以觀賞獨有的大水車,或乘水上遊艇,或坐“羊皮筏子”,在黃河裏兜上一圈。還可以盤腿坐在農家的炕上,聽著院子裏的雞鳴狗叫聲,細細品味“三炮台”蓋碗茶,吃著城市裏很難吃到的山野菜、農家飯,親身體驗“世外桃源”的生活……。
遊人在龍灣村歇息之後,還可沿著龍灣村背後的崖壁,去遊尋另一些神秘的溝穀。這裏最吸引人的要算是金龍溝了。這條溝從遠處看。似乎是在一麵巨大的崖壁上開了一個裂縫。溝口隻有五六米寬,人越往裏走溝穀越來越窄,再前行約10米左右穀底僅容納1人進得。如繼續前行則側身都難進。據當地老百姓說,金龍溝長約1公裏,深達80至120米許,從穀底向上仰望,隻見隱隱陽光。天似乎隻有一線之寬,因此這裏便有“金龍一線天”之稱。昔日流水的回旋侵蝕切割形成今日溝穀各兩側崖壁凸凹對應蜿蜒曲折的形態,具有一種動態的韻律感,同時又有一種驚心動魄之勢,令人蕩氣回腸,回味無窮。遊人若想登高觀賞石林全貌,可沿天橋古道拾級而至南山之巔,不僅有危危乎、飄飄然之感,慧眼頓開之覺,而且極目遠眺可見黃河滔滔東流,石林聳立如潮,隻看到頂部如滿地的筍芽,其勢蒼蒼茫茫,目不盡覽。
黃河石林景區還與其他景點相映成趣。從龍灣村順流而下約48公裏。可到被譽為“中華之最”的景電工程一泵站和五佛寺,其間水路寬暢平緩,兩景區若以遊船貫通,則可觀賞黃河兩岸秀色,體味浪漫逍遙情趣。從景泰縣城西去可達被稱為沙漠邊緣“綠色明珠”的“壽鹿山省級森林公園”和明代古城——永泰金龜城,北去可至獨具仙氣的梧桐山。優越的地理區位可使黃河石林旅遊與“黃河之旅”的發展戰略並網接軌。
與此同時,由於黃河石林景區以資源組合優越見長,因而為開發現代旅遊區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方圓數十公裏的景區內,氣勢磅礴的石林景觀與蜿蜒奔騰的黃河曲流山水相依,組成動靜相映、剛柔相濟的主體特色;奇麗的龍灣綠洲風光與壩灘戈壁景觀,兩種生態一河之隔,對比鮮明;廣闊的卵石灘異彩紛呈,綿延的沙灘潔淨宜人,在暖濕氛圍和清新綠意中展示著人世間的美麗風光。景區內體驗要素多變,讓人有超凡脫俗、步入夢幻仙境之感。既有形態、聲色之變,又有溫涼、濕燥之別。同時,高下、險易、曲直、遠近、闊窄、動靜、明幽、古新等截然不同的景致包含其中,步移景異,體現了純天然的迷人神韻,適宜開發觀光度假旅遊、生態旅遊和回歸大自然旅遊,可開展探險、登山、攀岩、漂流、舟行、遊泳、垂釣、狩獵、農耕等多項參與性旅遊項目,既可觀光賞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又可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神韻萬千的人間仙境——天祝小三峽
從天祝縣西北前往大通河與祁連山,就會進入神韻萬千的人間仙境——小三峽。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朱岔峽。朱岔為藏語“夏”之轉音,意為兩河彙合處。其由大科什旦河與小科什旦河彙合成朱岔河,注入大通河。朱岔峽全長20公裏,以路曲、水秀、峽險為特征。在陰麵山坡上生長著巨大的寬麵闊葉林,以樺樹為主,間有楊樹和鬆柏、雲杉,特別是到了秋天,萬木爭豔鬥奇,將整個山穀層林盡染,蔚為壯觀。在朱岔峽中最為稱奇的是本康丹霞地貌,形成了鬼斧神工、巧奪天工的自然奇觀。如“壁虎盜仙草”、“天堂麥積山”等。
壁虎盜仙草——在巨大的山石旁附著別外一塊巨石,形狀酷似向上攀爬的一隻大壁虎。壁虎頭頂前方有一株鬆樹直刺蒼穹,將壁虎的神韻表現得惟妙惟肖,使遊人駐足回眸,讚歎萬分。天堂麥積山為朱岔峽另一勝景。但見一座麥垛形狀的山體突兀凸現,猶如天水麥積山造型,遠遠望去,甚至連麥積山石窟洞也隱隱約約地顯現出來。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金沙峽在小三峽中以山奇、石怪、水碧、穀幽、林茂、花香鳥語而著稱。峽口處有一株二三百年的古楊樹,進入峽中,兩邊山麓上生長著遮天蔽日的針闊葉混交林,有雲杉、鬆、樺、山楊等樹種。峽中有仙人洞、姊妹峰、癡心石、仙人峰等山色奇觀,使其既有北方名山的峻峭偉岸,更兼有南方山水的雋永美麗,真是一處人間仙境。
峽中還有一處仙人泉,依山有一股清泉汩汩流出,清澈冰涼,飲之沁人心脾。當地老百姓認為用該泉泉水洗手可以滌去晦氣,還可以治病救人,所以世代居住於此的藏族同胞都喜歡用泉水治病,認為十分靈驗。這其中的奧妙有待研究,但有一點是十分肯定的,此水出自深山之中,得天地之靈氣,不受任何汙染,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所以能驅病健體也就不足為奇了。
先明峽是小三峽中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又一勝地。其與金沙峽僅一山之隔,長約10公裏,峽內重巒疊嶂、懸崖聳峙、清流碧潭、草木繁盛,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為遊人來客提供了休閑覽勝、靜心養氣的絕佳去處。峽穀兩山之間還有堪稱亞洲第一落差的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峽倒虹吸工程橫跨其間,落差達107米。將從天堂寺附近大通河引來的水源源不斷地輸往秦王川。在這裏人的智慧與創造同大自然的造化交映生輝,成為小三峽中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山水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