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寧有種乎(1 / 2)

夜深露重,初夏蟲鳴。

籬園之內,江寒用激將法也沒辦法讓柳如水答應,與他一道切磋經義,江寒隻得作罷,問道:“師兄你想與我談詩,不知道如何談法?”

柳如水笑道:“你可記得昨日那首曲子?我當時問你有沒有新詞,你不肯,現在你是我師弟,我這個師兄問你,你莫非還不?”

“不敢!”

江寒知道柳如水的心思,便拿起流徵笛又吹了一曲《送別》,然後開口唱著:“長亭外,古道邊……”

待江寒一曲唱罷,柳如水笑了,問道:“哪有如此唱詞的?腔聲過於平常,曲調也似乎……有些古怪。”

這種唱法乃是劃時代的,所以在柳如水聽來自然很難理解,不過倒也覺得好聽。

江寒道:“有感而發,又何必拘泥世俗?不過是一支曲子罷了!”

柳如水點點頭,伸出手來。

江寒會意,將流徵笛交到柳如水的手中。

柳如水察看這流徵笛,讚道:“此笛果然是上品!”

罷,便將嘴唇抵著剛才江寒吹奏過的地方,柳如水還有些不好意思,可江寒卻是一派自然,不禁膽子大了一些,便吹奏起來。

她也是吹的《送別》,可是曲調卻錯了許多地方。

柳如水沒有繼續吹下去,而是將笛子還給江寒,搖頭道:“我吹得好像不太對。”

江寒不語,其實柳如水隻聽了一遍就能吹得八分像,還是在沒有曲譜的情況下,這已經很厲害了,至少他是辦不到的。

柳如水又問道:“聽諸葛中正你還有一首曲子,須得琴簫合奏方為神品,單單一人吹笛已是上品,這首曲子你可否教給我?”

江寒起身,笑道:“原來師兄今夜不是來談詩,卻是來要曲譜的!”

柳如水臉色一紅,可是江寒卻看不到,因為她的臉上還敷著粉,做男子打扮。

轉身走向自己的行囊,江寒拿了一道曲譜過來,對柳如水道:“這道曲譜送給了尚源先生,我自己閑來無事又譜了一份琴簫合奏的,師兄若是有興趣,你我應該可以合奏一番!”

柳如水大喜,接過琴譜便道:“師弟且待我兩三日,師兄這兩三日一定將此曲融會貫通,再來與你合奏!”

江寒看著高高興興地離開的柳如水,等她出了門走了才作了個揖,然後繼續在油燈下看書。

不一會兒,園中柳如水的房裏,便響起了娓娓琴聲……

這樣的感覺很好,寧靜的夜晚,香山之下,鏡湖水畔,油燈忽忽閃閃,不出的祥和。

江寒很是享受,他本來就是個喜歡享受安靜、慢悠悠時光的人,也能耐得住性子,謹記柳韻的話,溫習著功課。

稍晚,琴聲還未絕,看來師兄是真的很喜歡這曲譜,非要練得盡興才肯罷休了。

江寒倒是熬不住了,便收起書本睡覺。

第二日,色還很早柳韻便趕了回來,與他一同回來的還有一人,也是江寒的舊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