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實力大進窺九陽(2 / 2)

出家之人也要吃喝用度,不能餐風飲露而活,若非寺院還有多年積累下的諸多田產,恐怕都維持不下去了。所以現如今的少林僧人就像是枯田裏的禾苗,**得不得了,就盼著能夠多來些上香祈福的香客,多施舍些香火錢,好讓他們的日子有所改善。

一行十幾人一路來到少林山門之前,轎子落下,一個一身錦衣華服滿身貴氣的少年從轎中走出。隻見這少年也就在十五六歲的年紀,劍眉星目氣勢不凡,一看就不是等閑人家子弟,令人不敢小覷。

見得這一幕,知客僧心中暗暗點頭,看來這位少年公子不是王孫公子,也是官宦世家出身,絕非等閑人物。於是不敢怠慢,連忙一臉恭敬的迎上前去。來的這個華服少年不是別人,正是為九陽真經而來的趙嶽。

趙嶽雖然知道九陽真經就藏在少林寺的藏經閣中,但想要獲得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趙嶽在趕來的路上就一直思索該如何行事,怎麼才能將九陽真經弄到手。

想了許多辦法,又都被他一一否決了,最後隻能套用他前世網絡小說中所寫的辦法,假借抄錄佛經之名義將九陽真經騙到手。

趙嶽才一下轎站穩,少林寺的知客僧人就已經快步迎到了近前,向著他雙掌合十一禮,口誦佛號道:“阿彌陀佛,貴客光臨,有失遠迎,還請恕罪。但不知施主從何而來,來本寺所為何事?”

“大師,在下這廂有禮了。”趙嶽躬身施還了一禮,一副謙謙君子的做派。“大師有所不知,家母自小禮佛心誠,每日誦經禱佛,虔誠皈依,平生大願便是能夠有幸誦讀貴寺達摩祖師親傳下的佛法真傳,以近佛親佛……”

知客僧人聞言雙手合十道:“善哉,善哉,此乃善果也。”

“正是如此。”趙嶽點了點頭,而後歎息一聲道:“隻是無奈家母身體一直不好,難以長途跋涉,這才一直未能成行,近年來家母年事漸高,身體日衰,更是受不得舟車勞頓之苦,隻是心中越發惦念此事。

於是特遣我代她前來貴寺奉上香火,並叮囑我無論如何一定要代她親手謄抄幾部寶經帶回去供她誦經讀法,燒香禮佛。故而在下才不遠千裏前來寶刹,還望貴寺能夠憐家母一片虔誠之心,允我抄錄幾卷達摩老祖親錄之經,以全孝道。”

“阿彌陀佛,施主孝心可嘉,誠為可貴!”知客僧人讚道,“施主當然可以進去,不過請施主謹記,少林寺二樓乃是我少林寺收藏武學的地方,有我少林寺的大師們把守,施主萬萬不可進去。”

趙嶽點頭以示知道,他還以為進入藏經閣有多難呢,其實不然,少林第一層的藏經閣其實很多人都可以進去,隻要奉上足夠的香油錢便好。

畢竟第一層的藏經閣內又沒有什麼武功秘籍,又經常有香客要求進入其中抄錄經書,所以並不會有多難進入,而對於趙嶽來說,這些他一路順來的錢財雖多,卻也絲毫不放在他心上。隻要得到九陽真經,奉上再多的金錢又如何。

……

趙嶽這一進少林寺,就呆了近半個月的光景,直到十幾天後,他才在一眾少林僧人的熱情相送下攜帶著幾部謄錄的佛經從少林寺出來,彙合了等在寺外的那隻聘來裝樣子的“儀仗隊”,在一眾少林僧人的目送下一路下了少室山。

下了少室山,趙嶽回頭看看再沒有少林僧人的身影,於是拿出一錠大金子付了雇傭“儀仗隊”剩下的一半餘款,讓“儀仗隊”繼續裝模作樣的繼續南行。

他自己則悄悄的去就近一個集鎮又買了一匹良馬,隨後縱馬向北疾行,一口氣趕了大半天的路,跑出去了兩三百裏地,感覺少林寺僧人就算是想追也追不上他了,趙嶽這才如釋重負的舒了一口氣,在途經的一個城鎮停下,找了一間客棧落腳休息。

在客棧要了一間上房住下,趙嶽將幾卷經書從包裹中取出,放在床前打量,經書共有四部,分別是《金剛經》、《法華經》、《大般涅槃經》以及《楞伽經》,這幾卷佛經都是他在過去的近半個月中親手逐字逐句的抄錄而來。

這些經書都是最正常不過的佛經,內中並無任何異常之處,便是《楞伽經》也是如此,通篇都是佛法,沒有絲毫武學精要。

但這並不是說趙嶽此番前往少林就一無所獲,恰恰相反,此番他可以說是滿載而歸,隻是出於保險起見,他並沒有將九陽真經謄抄到經卷之上,而是在謄抄之時默默背誦,將九陽真經牢牢的記在了心中。

正是因為真經到手了,趙嶽才會在下山之後又是故布疑陣又是縱馬奔逃,怕的就是少林僧人事後發現前來追趕於他。

雖然說在原著中少林寺的僧人一直不曾發現《楞伽經》中藏有的秘密,直到後來才被監管藏經閣的覺遠和尚偶然發現。可焉知他此番上山抄經不會產生什麼蝴蝶效應,從而讓少林僧人提前發現這其中的秘密?還是謹慎一些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