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到了——她養育了八個兒女,並挽回了自己的名聲,而在過去,提到她就隻有惡俗的笑話。
後來,她的兩個兒子做了牧師;一個外孫——她私生女的兒子——當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他叫亞伯拉罕·林肯。
我講這個故事,是為了向大家展示林肯的直係血統。他自己也十分重視這位有教養的弗吉尼亞外祖父。
威廉·H.赫恩頓和林肯做了二十一年的法律合夥人,他可能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林肯。幸運的是,他寫了一部三卷本的林肯傳記,並於1888年出版。這是眾多記述林肯的重要作品中的一部,現在,我引述第一卷中第三和第四頁的內容如下:
關於他的血統和出身,我記得林肯隻提起過一次。時間大概是1850年,我們正駕著他的輕便馬車趕往伊利諾伊州默納德縣的法庭。在我們要打的官司裏,可能會直接或附帶性地提到遺傳特性。路上,我第一次聽他說起自己的母親,他詳述了她的性格特點,並提及或列舉了自己從她那裏繼承的品質。他說她是露西·漢克斯跟一個弗吉尼亞農場主或種植園主的私生女,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擁有他的分析力,他的邏輯力,他的智力,他的雄心壯誌等品質,才讓他有別於漢克斯家族的其他成員和後裔。在談論遺傳特性時,他的理論是,由於種種原因,私生子常常比婚生孩子擁有更加強壯的身體和聰明的頭腦。他相信,正是拜這位開明而神秘的弗吉尼亞人所賜,他才有了比旁人更為善良和優秀的秉性。這樣吐露心聲,盡管痛苦,卻也喚起了他對母親的記憶。馬車在路上顛簸而行,他悲傷地補充道:“上帝保佑我的母親,多虧了她,才有我的今天。”說完,他立刻陷入了沉默。我們的交流停止了,之後一段時間裏,我們沒說一句話:他完全陷入了感傷。他把自己深埋在對之前談話的冥想中,在周遭築起一道我不敢逾越的屏障。他的話和那憂鬱的語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終生難忘。
二
林肯的母親,南希·漢克斯是由她的嬸嬸和叔叔養大的,可能根本沒有上過學。我們知道她不會寫字,因為她也是在契約上做記號。
她住在陰沉昏暗的樹林深處,也很少結交朋友。到22歲,她就嫁給了整個肯塔基州最沒文化、最卑微的男人——一個愚昧無知的攬工漢和獵鹿人。他叫托馬斯·林肯,不過那些窮鄉僻壤的當地人都叫他“林啃”。
托馬斯·林肯是個流浪者,整日遊手好閑,一點兒都不成器,他到處漂泊,餓了就隨便找個活計幹一陣兒,掙口飯吃。他修過公路,砍過灌木,捉過熊,伐過樹,犁過玉米地,也建過小木屋。還有史料記載,他曾三次被雇去手拿獵槍,看守囚犯。1805年,他還受雇於肯塔基州的哈丁縣,為六美分的時薪,捕捉並鞭笞拒不服從的奴隸。
他心裏根本沒有金錢的概念:他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農場上待了十四年,一年到頭還省不下十美元。有段時間,家裏實在沒錢,他妻子隻好用荊棘刺把裙子縫起來,他卻跑到肯塔基州的伊麗莎白鎮,給自己買了一副絲質的吊褲帶——而且是賒賬。不久之後,他又花三美元,從拍賣會上買了把劍。說不定,他到了得打赤腳的境地,還穿著吊褲帶,佩著那把劍呢。
婚後不久,他就進城當了木匠。他找了份建磨坊的活兒,可等磨坊建好後,木頭東倒西歪的,長短也不對,簡直不成樣子——雇主不但斷然拒絕支付工錢,還讓他吃了官司。
盡管有些愚鈍,可湯姆·林肯[2]也很快意識到,他從樹林裏來,那裏才是他的天地。於是,他帶著妻子回到樹林的邊緣,一個貧瘠、到處是石頭的農場,從此再也不敢輕易離開那片土地。
離伊麗莎白鎮不遠的地方,有一大塊光禿禿的土地,因為一棵樹都沒有,便被稱為“不毛之地”。世世代代的印第安人不斷在那裏放火,燒光了所有的林木、灌木,這樣一來,牧草就能在陽光下生長,野牛也會在那裏打滾吃草了。
1808年12月,湯姆·林肯以每三公頃兩美元的價格,在“不毛之地”上購買了一個農場。農場上有間棚屋,是供獵人臨時休息的。那是一間簡陋的小木屋,周圍有野生的蘋果樹。在農場半英裏之外,南諾林溪靜靜流過,每到春季,兩岸的山茱萸競相綻放。夏日裏,老鷹會在頭頂碧藍的天空中懶洋洋地盤旋往複,地上深深的草叢也隨風蕩漾,儼然無邊無際綠的海洋。很少人會糊塗到在這裏安家,因為一到冬天,這裏就成了全肯塔基州最孤寂、荒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