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曆史評價(1 / 1)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在他在位期間,平定了準噶爾的叛亂和大小和卓木分子,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的武裝分子的分裂活動,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部地區的控製和管理。乾隆皇帝嚴詞拒絕了英國使臣的無理要求,打擊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野心。在封建文化方麵,乾隆皇帝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開設博學鴻詞科取士,修成《明史》《續文獻通考》《皇朝文獻統考》和《四庫全書》等鴻篇巨著。乾隆一生喜文好詩,作詩數以萬計,又精通武術。其政特點是“寬猛相濟”。他在位時期,平定新疆、蒙古,還使四川、貴州等地繼續改土歸流,人口不斷增加,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強大的中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其文治武功在曆朝曆代帝王中少有,故自稱為“十全老人”。

乾隆皇帝生逢清朝政權穩固、經濟繁榮的盛世,他一改康熙時對漢族文人的籠絡政策,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文化專製統治。改變康熙朝注重興修水利、注意節儉的作風,追求奢華,到處巡幸,尤其是六次南巡,揮霍無度。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在他的帶領下,統治階級貪汙腐敗,索賄兼並,百姓生活十分貧苦,據說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尤其是其晚年重用大奸臣、“貪官之王”——和珅,使清朝國庫逐漸虛空。致使階級矛盾不斷激化,各地不斷爆發起義鬥爭。

乾隆一朝是清朝政治、經濟、文化的鼎盛時期,也是由興盛轉向衰弱的時期。處在這一時期的乾隆皇帝,既有其維護國家統一、適應社會前進潮流的成就,也有其加強專製統治、阻礙曆史發展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