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地毯

歸家瑣談

一年未曾捉刀,文鬆筆鈍,氣散人閑,不複初犢無畏,漸失爪牙鋒芒。記子安省言,貪泉亦爽,涸澤猶歡,而吾以為人之勇智趨於萬鈞之勢,九川之流,故貪泉以驗冰心,涸澤而成毅仞。回首東逝,奮其勇成霸王之業者如繁星綴綴,彙銀河史流,固其智為帝王之基者恰皓月明空,凝虛空瑰爛。光武引飛虻懾赤眉,雷霆萬鈞,待千矢齊飛,萬鏃中的,則弓弦盡,雄威散。而誌者固知以為誌,知者固誌以為知,萬仞立,國邦興。 ——蓋鑫

蓋鑫,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留學澳大利亞。1985年出生,2007年獲浙江大學工程學學士學位,2008年起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物理科學和工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的方向集中在全光學集成芯片的研究和製作,基於光學集成芯片的超快全光學信息處理技術(包括非線性信息處理和量子信息處理),以及新型光學集成材料的研究。博士期間發表和在投期刊文論共11篇,其中A+/A類論文9篇,並有14篇學術會議論文。

我來自中國新疆哈密,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對知識的苛求和對工作的嚴謹熏陶著我。從我記事起就喜歡閱讀各類書籍,從中吸取了知識和力量,下定決心長大後要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我很感謝父母教我堅守傳統樸素的人生觀,不為社會浮躁的觀念所動。如今我已順利完成學業,積極籌備回國事宜,今後我會加倍努力工作,回報父母,回報祖國,為科學技術的傳承與創新作出自己的貢獻。 ——吳幸

吳幸,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留學新加坡。1984年出生,2008年8月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隨後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從事基於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納米材料表征研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新型存儲器技術、新型高K柵介質/金屬柵材料失效分析。2008年代表西安交通大學參加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國際總決賽並獲得冠軍。2010年度獲得由台灣台積電公司(TSMC)主辦的“全球優秀博士生獎”。目前已在國際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6篇。

2007年我帶著疑惑和向往第一次踏上加拿大紐芬蘭省聖約翰斯市,2010年我再一次帶著憧憬和熱情來到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5年的留學生活讓我這個曾經的嬌嬌女深深體會到一個人在社會中打拚的艱辛和苦處。一個從未離開過家的人,很難理解家的重要性;一個從未離開過家鄉的人,難以體會家鄉的局限性;一個放眼全國的人,區域的觀念會很淡;一個走遍世界的人,胸襟並不必然寬廣,視野卻一定開放。相信這幾年的留學生活已在我的人生長河中寫下深刻而輝煌的一筆,也將為我未來的留學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孫琢玉

孫琢玉,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留學加拿大。1982年出生,2007年9月赴加拿大留學,於紐芬蘭紀念大學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師從王培忠教授。2010年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攻讀流行病博士學位。目前已發表科學論文10篇,另有8篇學術會議論文。主要研究領域是營養、腫瘤和移民流行病學。在加留學期間,曾獲得多項榮譽獎項,包括紐芬蘭紀念大學傑出科學研究獎、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優秀博士生獎。

現在中國的科學研究有很多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不能有任何的放鬆和停頓。我們這些留學海外的學生要將最新的技術加以介紹和引進,並且深入研究發揚光大。“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我們走遍天涯,都是為了尋找那一株美麗的萱草,種在母親的堂前。 ——任遠

任遠,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留學加拿大。1981年出生,200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係凝聚態物理專業。2006年獲南京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碩士學位,2011年獲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物理學博士學位。2011年10月起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電子工程係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的開創人愛德華·薩金特(Edward H. Sargent)教授。已在Nature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技論文9篇。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低維量子體係中的自旋電子輸運現象、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