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疑人之計(1 / 3)

周駿端坐於上,見薛楚涵三人來到,招呼三人隨意坐下,不必拘禮,接著長歎一聲,感慨道:“天下已經不太平了。現晉朝內外交困,內有孫恩作亂,聚集數十萬民眾進攻建康,雖有北府軍劉勞之抗衡,將其逼退入海島,可賊人蠢蠢欲動,不日便要卷土重來。外有後秦三番四次騷擾,一度攻陷洛陽,迫使我軍南撤,幾乎控製了整個黃河、淮河、漢水流域,若非姚興諸子不和,國內政局不穩,就怕我晉朝便要就此亡國!”

薛楚涵與鍾灝聽罷皆是默默無言,心如鉛重。

輕塵此時卻道:“周老爺子,我有一事不明。”

周駿道:“你說了便是。”

輕塵思慮道:“天下人皆知孫恩乃逆賊孫泰之侄,向來師承天師教門下,這孫泰勾結縹霧迷樓謀害武林各派不成,被司馬道子以謀逆之罪處死,而僥幸逃脫的天師道餘孽孫恩,難道僅僅是因為不滿司馬元顯發客為兵才聚眾造反麼?”

薛楚涵搖頭道:“未必,大有可能是想要為孫泰報仇,或者說,繼承孫泰未完成的遺願。”

周駿點頭,道:“你二人所說有理,可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孫恩作亂,其中最大的因素,都是縹霧迷樓中人促成的。”

“什麼?”鍾灝難以置信道:“難道又是黑衣人以弦月玉玦引誘?”

薛楚涵也表示不敢相信:“孫泰便是遭縹霧迷樓樓主利用,才慘死於清屏山之役,前車之鑒,孫恩怎會再度重蹈覆轍?”

周駿似忍俊不禁,笑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方才在座之人有哪位不知孫泰因弦月玉玦而死,可又有哪位因為孫泰之死在弦月玉玦麵前退縮過了?”

薛楚涵蹙眉,再無言以對。

周駿又道:“孫恩與縹霧迷樓之間的交易詳情老夫不得而知,大體便是如此。單憑一片玉玦便鬧出這樣的風波,由此可預見,你們幾人已成為新一輪風暴的中心。”

“又是縹霧迷樓……”薛楚涵喃喃道。

周駿扶著蛟龍鑲珠玉拐,站起身來道:“孫恩作亂並不可怕,利欲熏心的莽夫而已。縹霧迷樓樓主才是老夫最大的顧慮,此人深不可測,你等不得不防。老夫未曾見過此人,可從他行事部署來看,無疑是當世難得一見,天縱奇才的人物,其來路身世不明,卻像把整個武林乃至天下玩弄於股掌之中。”

輕塵腦海裏浮現出康昀莘那張眼眸狹長,桃花似的薄唇似笑非笑的麵容。

薛楚涵道:“敢問太公,您對時局了解如此透徹,可否有應對之策?”

周駿歎道:“這便是老夫要大辦壽宴,邀請武林各派江湖名流前來的初衷。老夫年逾九十,早已是半個身子進了土的人了,哪怕把這時局看得再清楚,終究也是有心無力。此番壽宴,老夫著重勘察的是當今武林,還有無可擔當重任之人。”

薛楚涵道:“當今能主持大局的,仍有青聯幫許幫主,靖安大俠,陳燕群大俠,昌乾派等各大門派的前輩們,加上江湖人才輩出,太公當無需顧慮才是。”

周駿搖頭:“非也。誠然方才你所說的都是當今武林的中流砥柱,這話不假,但弦月玉玦出世,朝廷,江湖無不人心浮動,各大門派不乏虎視眈眈之人。可見真正一心為武林,仍然保有赤子之心的人並不多。此乃其一。其二,現在已經不複舊日的武林,單憑蠻力便可辨別高下。如今在縹霧迷樓的插手攪渾之下,涉及到朝局甚至與外邦之間的較量,是謀略的博弈,非一時的匹夫之勇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