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興亮:中鋁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熔煉分廠班長
作為一名一線職工,我有幸當選全省工會代表,以主人翁的身份參加雲南省工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對此充滿了自豪之情。
過去我對工會工作不太熟悉,參加工代會,聽到很多工會領導、工會代表關注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和民主管理、關注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簽訂、關注工資集體協商、關注勞動者權益的保護,這讓我倍感溫暖。聽到他們的所想、所說,我更深地領會到“工會是工人的娘家”這句話的含義。
2007年,我以一名普通工人的身份,被推舉參加雲南省總工會第二屆職工技術技能大賽,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此後,我還獲得了集團公司勞動模範、全國有色金屬行業技術能手、昆明市有突出貢獻高技術人才等眾多榮譽。借助省總工會職工技能技術大賽這一平台,我們公司先後組織參加了6個工種的競賽,產生了5、6名技術狀元。
我要感謝雲南省總工會舉行的技能競賽、技能比武活動,這些活動為優秀職工提供了一個展示風采的平台;為企業營造了一個學知識,比技能的氛圍;為職工提供了一個發展提高的通道。我當選技術狀元後即被評為高級技師,單就收入而言,每月就能額外享受800元的獎勵津貼。
公司從國外引進的新工藝、新設備,需要大量的學習和鑽研才能掌握。工人既要懂冶煉、懂工藝;又要懂電腦、能調試設備;還得通曉外語,才能看懂操作麵板。”作為技術骨幹,發揮“傳、幫、帶”的作用,我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幾年來,我所在的班組已培養出了4、5名高級技師、培養出7、8名高級工。
黨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人均收入翻番的宏偉目標。這讓我歡欣鼓舞,也感到自已和其他產業工人肩上的責任重大。對於企業,沒有效益就談不上發展,職工就無從增收。我們一線工人是建設小康社會的主力軍,我們將會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工會的鼓舞鞭策下再接再厲,奮發有為!
羅筆輝:一汽通用紅塔雲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生產準備室主任
在這次工代會上,最令我關注和感到振奮的是,秦光榮書記、張百如主席的報告都提出,工人隊級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偉大事業中的主力軍。這體現了黨和工會領導對工人群體的高度重視,對我們寄予厚望。
我所獲得的榮譽,就是這種重視的最好體現。
我1984年參加工作。現在一汽通用紅塔雲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生產準備室,從事新產品策劃、工藝準備,直至研發、投產期間的一係列組織工作。崗位平凡,但需要嚴謹和踏實的作風。我相信,兢兢業業地耕耘,就定會有收獲。
2010年,我被評選為全國勞動模範,我還曾當選過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這次又當選為雲南省工代會代表。黨和工會給予我如此多的榮譽,是對我這樣一名平凡職工的充分信任,更是對我的鼓勵和鞭策。
我的成功沒有秘訣,隻是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一顆平常心,認真做好分內的每一件事。自己達不到的標準,不要求別人達到,要求別人達到的標準,自己必須達到。為了不負榮譽,我一直提醒自己,我代表的是勞動模範的形象,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起到勞模的先鋒帶頭作用。
近一兩年來,由於產品銷路不暢,公司經營遭受了不少困難。此時,企業工會的作用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在公司,工會關愛員工,解憂助困;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職工加油打氣;開展各類競賽,在公司大力倡導“比、學、練” 的良好風氣。鼓舞了全體職工的士氣,力助企業度過難關。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人均收入翻番這一振奮人心的目標。在企業,職工的命運與企業的發展休戚相關。作為一名勞動模範,工會代表,我將與公司員工一道立足本職,奮發圖強,為公司的壯大發展和美好將來貢獻一份光和熱。
王飛錦:雲南大山飲品有限公司工會主席
這次雲南工會第十一屆代表大會的規格之高、規模之大,確實讓人深受鼓舞。這說明省委、省政府關心我們、重視我們、支持我們。回去之後,一定要重新組織員工學習十八大精神,以及雲南工會第十一屆代表大會的有關精神,並把這種精神轉化為職工的工作動力。
近幾年,雲南飲品大山公司一直是喜報頻傳,工會提出的職工工資增長水平不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掛鉤,在大山公司深得廣大幹部職工的喜愛。
讓員工工資實現有比例的增長,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不能以經濟效益不好而拒絕職工的工資正常增長,即使是經濟效益不好,這個責任也不應該由職工來承擔。如果連職工的正常工資增長要求都達不到,這樣的企業一定會被淘汰。
去年,大山公司給員工發放工資總額為2800萬元。而2013年的職工工資發放總額將達到3080元,增幅比例仍然保持在10%。正是在職工工資無條件增長的氛圍中,2013年的工資增長計劃在今年6月份已經獲得通過,並定於2013年1月份正式實施。
參加這次雲南工會第十一屆代表大會,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企業要緊緊圍繞十八大創新內容,要貫徹雲南工會第十一屆代表大會的精神,進一步關愛員工、團結員工,人人自覺充當小康社會的助推器。同時,通過這次工代會可以預見,雲南工運事業迎來新的發展高峰。
張唯喬:師宗縣丹鳳鎮總工會主席
作為雲南省鄉鎮級總工會規範化建設的排頭兵,我對這次能參加雲南省工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顯得無比興奮,我精心準備了2個選題,希望能在分團討論的時候把選題提出來與各位代表一起討論。
作為鄉鎮一級的代表,在聽取大會報告後,工作的壓力更大了,肩上的擔子更沉了,不過,工作主要靠平時來完成,師宗縣丹鳳鎮總工會的工作經得起考驗。
丹鳳鎮作為師宗縣中心城鎮,其中85%以上的私營企業集中在丹鳳鎮,在去年的“廣普查、深組建”工作中,丹鳳鎮新建會85家,發展會員1000餘人,其中49家簽訂了工資集體協商合同。
在全力抓好所屬區域內建會工作的同時,我們還把工會組織建設延伸到國外。
師宗縣去緬甸打工的人很多,為了能更好地服務好這些農民工兄弟,每年過春節的時候,我都會和同事到這些農民工兄弟家去拜訪,並把他們發展成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