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有錯覺的,你以為這件事可行,但是實際上你去做才知道這樣不可行;你以為這件事很難,做了才知道隻需要伸伸手。
李子信之前就有一個錯覺,通過今天的談判他才知道,他的感覺是錯的。
之前,來到這個世界,李子信想從武俠開始發展,於是就借鑒了前世武俠的發展路線。
前世中國的武俠是在香港發展起來的,而且梁師、金庸、古龍三大宗師都是從報紙連載開始武俠的寫作之路。從這件事情上,李子信決定蕭規曹隨,跟著這條路走也一定是可行的。
但是現在看來,在這件事情上,他自己有點想當然了。
首先,金庸在報紙上發表武俠的一個最大原因,是他想發展明報,通過連載武俠擴大報紙的影響力。所以,金庸、古龍都先後在明報上連載。
其次是地域性,香港彈丸之地隻有一千多平方公裏,一份報紙足以覆蓋全港,所以是可以每天連載的。
但是,現在李子信的情況不一樣。現在中國的麵積超過千萬平方公裏,也就是香港麵積的一萬多倍。想用一份報紙就覆蓋整個中國,那可真得挑選一家銷售渠道遍及全國的大型報紙。
所以,想要在這樣大的土地上,從一家報紙發表就形成全國性的轟動效應,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並不是你隨便找一家報紙,他就能覆蓋全國的,想一想中國有幾分報紙是能夠覆蓋全國的。大部分報紙都是地域性的報紙,也就是在本地影響力不錯,出了本省份還有幾個人看呢?
前世,梁羽生先生是從1954年開始武俠的創作;金庸先生是從1955年開始連載《書劍恩仇錄》;古龍先生是1960年開始寫武俠。
而武俠傳入大陸卻是八十年代前期,這其中經曆了二三十年,就是刨去政治因素,也得有十幾年吧!三大宗師的武俠真正在大陸風行是九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武俠劇引起的。這已經與的創作時間相距三四十年了。
李子信想到這裏,自己也有些尷尬,不是這次談判讓自己意識到這一點,難不成真的讓自己用三四十年的時間去等待武俠的發展?真是經驗主義害死人啊。
李子信沉穩的性格在這次談判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即使褚飛秦已經拿出了這麼大的利益,他也沒有一口答應下來。
“儲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呢,原則上同意今天我們討論的這些內容。但是,簽合同畢竟不是小事,我把合同拿回去,請專業人士給我看一看。明天我就給你答複。”李子信看出了褚飛秦的急切,他反而不是那麼著急了,但是,他又不是那種肆意拿捏的人。所以他最後的這句話說的非常誠懇。朱氏傳媒的條件已經足夠好了,他並不想再加條件,但是前世的那些合同陷阱卻讓他不寒而栗,所以他是不肯現場就簽約的。
褚飛秦看著李子信,李子信的眼中滿是誠懇。
早在來之前,褚飛秦就詳細了解過李子信的資料,從資料上看他是一個不輕易許諾的人,但是隻要他答應了你也就可以放心了。褚飛秦為什麼覺得和他是同樣的人,也是因為這一點,他自己就是個不輕易許諾,但言而有信的人。有李子信的這句話,他覺得已經足夠,合同這個東西是約束小人的,君子言而有信,一諾千金。
所以,褚飛秦爽快的答應了。
前世的時候,李子信是沒有接觸過世家子弟的,隻是從網絡上看到一些不好的新聞。對於那些新聞而言,李子信不會片麵的輕信,但是也不會刻意的不信。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普通人中有潑皮無賴,世家子弟也肯定有壞蛋。隻是世家子弟做惡,因為其能量巨大所以為害尤烈,十個八個普通人做的壞事沒有一個世家子弟做一件壞事的影響大。再說了,世家子弟本來就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出點什麼事情宣傳的也快,甚至還有一些不能說的原因,也會推波助瀾。
這一世他迄今為止接觸過三個世家子弟,歐可馨、朱亞潔、褚飛秦。
歐可馨活潑開朗,奔放自由。
朱亞潔慧黠無雙,孤芳自傲。
而褚飛秦卻是一副君子如玉,溫潤有加的樣子。
這三人給李子信的感覺都可以交往,所以有人說世家子弟在基本的素養方麵高於普通人,也不是空穴來風。
李子信要找法律人才,那麼在這方麵他最信任誰呢?當然是親愛的致姐了。
葉雨致不算是政法大學的名人,雖然她長的很漂亮也算係花一級,但是她太低調了,整個大學三年多,除了學習好的不像話,基本上沒有別的事情值得說了。平時在人前話不多的她,對待任何男同學的追求都是直接拒絕,不給對方留一點遐想的餘地。一身樸素的穿著,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行動路線。這就是她給大多數人留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