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所料,雖然采訪不到李子信本人,但是關於夢驚兩界的消息還是登上了報紙。
“武俠先行者、武俠大師夢驚兩界!本人係高一學生!”
“夢驚兩界和李子信,一個十七歲少年的鋒芒!”
“武俠大師?詩詞宗師?是否真的是一人!”
“是誰隱藏了夢驚兩界的信息!”
“懷疑,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是不是真的能寫出這樣經典的故事、詩詞。”
李子信看著這些琳琅滿目的標題,對朱亞潔的佩服又增加了幾分。
因為從報紙上可以知道,事情的發展,一如她的預料。真的是一個小報的記者先發表了文章,揭露了夢驚兩界的身份。當然了,那些大報紙也晚不了多少,也就一個小時吧。
李子信在這裏也不得不佩服那些神通廣大的媒體,因為大家好像早就知道今天要發生什麼事情一樣,所有的大報紙都推遲了一個小時出報。
他們知道會有人報道這件事情不讓人驚訝,但是連具體的時間都知道,就真的讓李子信駭然了,這些背景深厚的集團對信息的采集還真的讓人瞠目結舌。
劉兵是天津一個二流報紙的記者,作為一個大齡青年,武俠一直是他的最愛。
自從去年看到夢驚兩界的武俠後,他簡直驚為天人。以俠勝武這種顛覆性的說法更是贏得了他的支持,所以自那以後對於夢驚兩界的,他一直追著看,而且隻要出書,他肯定買一本收藏。
夢驚兩界的身份一直是業界猜測的焦點,但是很可惜,主編不讓自己負責這件事情,不然的話他說不定還能見到自己的偶像呢!
現在隻能負責象中學生征文這樣的小事,他的心中對這種事情其實是有些腹誹的,現在中學生征文還在各省市中進行,又不是全國比賽,即使有什麼新聞,報社會發稿嗎?
但是幸運之神總算降臨到了他的頭上,也許是對他熱情工作的獎勵?
他負責的是冀州這塊的事情,當他在朋友那裏聽說石市中學生征文中沒有令人驚豔的好文章,但是書法比賽中卻出現了一首好詩。
劉兵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中學生會寫詩?雖然國家極為重視國文,但是詩詞這種東西真的太難寫了,隨便寫一首流水之作不難,但是想出精品簡直不可想象。
朋友一聽他的話就毛了,“咋地,還不相信我的眼光啊!”
“啪!”的一聲,朋友就把筆記本拍在了桌子上,“我都抄下來了,讓你看看驚世之作。”
裴將軍 顏真卿
大君製六合,猛將清九垓。
戰馬若龍虎,騰陵何壯哉!
將軍臨北荒,烜赫耀英才。
劍舞躍遊電,隨風縈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
入陣破驕虜,威聲雄震雷。
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
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台。
劉兵雖然不會寫詩詞,但是怎麼也是個文科畢業的大學生啊,詩詞的好壞還是能基本判斷的。雖然不能全然明白這首詞的意思,但是整首詞裏大將軍氣吞萬裏如虎的氣概,躍然紙上。恍惚間,他好像已經看到了那個縱橫闔閭的大將軍,見到了他威淩四方的虎威。
這首詩本來是被劉連軍給搶走了,但是李子信覺得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有點不適合,所以又跟他換了過來。
要知道永遇樂中寫道: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說的是:我回到南方已經有四十三年了,看著原仍然記得揚州一帶烽火連天的戰亂場景。這種感情不是李子信這樣的小年輕應該有的。
而且李子信最早學的就是顏真卿的字,雖然最後也臨摹過王羲之,但是他寫的最好的還是顏體。既然他答應劉老師參加這個比賽,就想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
劉兵看到這首詩,知道朋友不是在逗自己玩,心裏也挺高興,“哎,你們冀州還真的是人傑地靈啊,前有夢驚兩界,後有這個作詩的,都是人才啊!”
劉兵說完話有些怔住,他突然發現夢驚兩界非常會寫詩,這裏也出來個寫詩厲害的,冀州不會這麼厲害吧,一年就出兩個這種天才。這種幾率有多大?難道比這就是夢驚兩界本人的幾率還要大嗎?
他的心“突突”的跳的厲害,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就算夢驚兩界之中的詩,不是他本人寫的。那麼他一定有一個非常善於寫詩的朋友,這個朋友是誰呢?會不會是……?
劉兵舔了舔有些幹燥的嘴唇,用一種嘶啞的聲音,低沉的說:“如果,我是說如果。夢驚兩界跟這個寫詩的作者有什麼聯係?”
他的朋友也怔住了,雖然劉兵說的很隱晦,但是他還是聽出來了劉兵話裏的意思,“不……不可能吧,怎麼會這麼巧。而且這是一個高中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