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信感興趣的看著這位大美女,沒有想到她溫柔的麵目下,竟然有這樣的膽量。在這樣的場合,這樣的時間,她竟然有勇氣說出這樣的話來。
“今天過後,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寫。”
今天過後!李子信的話,讓人們明白了他話中就事論事的意思。
於琴笑吟吟的滿臉高興,“大家都不問話,是相信你在這樣的場合下不可能作弊。又不是什麼一決定生死的大賽,你沒有必要作弊。而且,還要搭上你璀璨的名聲!”
“作弊!”雖然已經有所預料,但是李子信還是被這個提法,給弄楞了。
“是的!剛才大家發現你隻是看了幾眼題目,就開始答題,一直到你答完題,再沒有看題目一眼。所以有人懷疑你作弊,懷疑你提前知道了題目。”
“哦!”李子信的眼裏有些恍然大悟,但是隨後就又回複了一貫的神情。
於琴忍不住的說:“你不想說些什麼嗎?”
李子信聳了聳肩,“這你讓我怎麼說,說你們猜測錯了?自辯是最難的,還是等你們問吧。”
“好吧!那我問一些大家心中的疑問。”
於琴看著他隨意的樣子,認為他說的也對,這樣的情況,讓他怎麼自辯?
“在考試之前,你有沒有看到過這篇遊記。”
“沒有!這麼生澀的遊記,寫的既不形象也不生動,還有好些生僻字,誰沒事看它啊?”
李子信吐槽的話,讓現場的很多人會心的笑了起來。每年的這種比賽題目,都會引來吐槽,但是出題組肯定不會出那些久負盛名、人人皆知的文章啊!又得看的人少,又得有生僻字,你說出什麼題目!
“你確定沒有看到過,以前沒有看到過?考前也沒有看到過?”
“我確定!”
“好吧,那麼你可以告訴現場的所有人,你剛才為什麼隻是看幾眼題目,就可以記下整個文章,要知道這篇遊記是古文,而且有好多生僻字,普通人怕都認不全,並不容易背誦。”
於琴的這句話問出來,她緊緊的握住了手,期待著心中猜測已久的答案,從李子信的口中說出。
有一些人抱著跟於琴一樣的猜測,但是絕大部分人都在等待李子信的回答,偌大的會場,隻有從考場中傳出的一些聲音,在提醒著人們,這是考試現場,不是記者問答會。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那一點,聚精會神的等待著李子信的回答。
“我記住了,記住了考題!”
“就看幾眼就記住了嗎?”於琴的語氣有些急切,臉上有些欣慰。
“是的!”
現場一陣沸騰,李子信的回答讓大眾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嗡嗡嗡”的議論聲越來越大。
“我不相信!”
一名記者站了起來,李子信一眼就看出來,他正是在學校門口喊的撕心裂肺,說自己不敢回答的人。
“我不相信!你隻是看幾眼,就記住這樣的一篇文章。要知道你看了還不到兩分鍾,算上磨墨、寫作,完成作品你總共隻用了十分鍾而已。這太誇張了,你看看考場裏的人,大部分的人現在還沒有動筆,即使動筆的,也是認真的一筆一劃的在寫。我們問了這麼長時間,都還沒有另一個人完成考試,你怎麼可能比其他人快這麼多。”
這記者的臉上有著明顯的激動,眼神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看樣子他準備在這一點上做文章了。新聞嘛,不隻是好消息是新聞,醜聞一樣可以提高銷量。
“你要怎麼證明,既然你提出要證明,拿出一個方案來?”
李子信隨意的回答了一句,這樣的問題在他看來,連為難都算不上,也太小兒科了。
“這……”記者明顯興奮過了頭,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我提供一個方案吧。我們拿來一篇文章,看你多少時間能記住。”
胡章的話讓大家讚同,但是要拿出什麼書來呢,怎樣才能證明那是李子信沒有看過的文章呢?
“嗨!有什麼好糾結的,難道說大家看過一篇文章,就全記住了,要知道李子信可是看了不到兩分鍾,就記下了考題。”
“也對!”胡章同意老張的說法,於是就隨意的提問了。
“歐老的《古文賞析》看過了嗎?”
“看過!”李子信明確的點了點頭。
“哦!《古史通鑒》看過嗎?”
“看過!”
……一連問了十幾部書,李子信的回答都是看過。
現場的人都安靜的看著他們兩人一問一答。
“你這樣問不對。”張鎮生好笑的說。
“那你來問!”胡章無奈的說。
“我來就我來!”張鎮生直接上手就開始了提問,“李子信,你給我背一下《古文賞析》中的《看興衰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