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心憂天下(2)(3 / 3)

張峻、季增跟隨雷鋒,為他擺姿勢,拍各種照片:雷鋒投擲手榴彈,雷鋒擦拭解放牌汽車,雷鋒在燈下看書,雷鋒在燈下寫日記,雷鋒手握鋼槍……

軍區的同誌可以說滿載而歸。臨行,王寄語主動應承,讓陳廣生到軍區來,住在招待所專門寫雷鋒的報告文學。

送走了軍區領導,韓政委和吳團長還在聊雷鋒的事。韓政委說:“你看看雷鋒這些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他把一份材料遞給吳團長。

吳團長接過材料,眼光停在韓政委用紅藍鉛筆做了記號的幾段話上:“沒有黨就沒有我雷鋒……”“可以說,在我周身每一個細胞裏,都滲透了黨的血液……”“我有向黨說不盡的話,感不盡的恩,表不完為黨終生奮鬥的決心……”

團裏決定關注雷鋒入黨這件事。韓政委直接打電話給運輸連指導員高士祥詢問詳情,高士祥如實彙報:“韓政委,雷鋒入伍不到半年,就提出了入黨申請。政治處最近要求各連申報本年度黨員發展計劃,我連報了七名發展對象,其中隻有雷鋒是當年新兵。按照慣例,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一般不作為黨員發展對象。我們把雷鋒報上去,是因為雷鋒表現太突出了,支部認為他具備入黨條件。隻是入伍時間短些,再經過一段時間培養教育,就可以履行入黨手續了。”韓政委語氣決斷:“雷鋒是個好苗子。人家在地方已經工作了幾年,不要拘泥入伍時間長短,符合條件就可以發展,要抓緊辦這件事。外調工作由團組織處和你們連共同進行。馬上派人去湖南、鞍鋼,調查他的家庭曆史。”

具體落實到趙玉瑞、高士祥負責雷鋒的外調。兩人赴長沙,到望城、嶽陽,又返回鞍鋼,還到弓長嶺調查……總之,這一圈跑下來,收獲不小。二人向團首長彙報時,趙玉瑞談了總體情況後,高士祥提出:雷鋒家受的苦,很有代表性。民族恨、階級苦,全攤在他家了。這對部隊即將開展的‘兩憶三查’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憶苦典型。韓政委大加讚賞:“士祥啊,你這個指導員也越當越精了,善於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吳團長也覺得可行:“我看,可以請雷鋒先在你們連做憶苦報告,然後再向全團推廣。”韓政委說:“行啊,這事就按吳團長的意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