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保羅的離開(1 / 3)

永遠不要在背後批評別人,尤其不能批評你的老板無知、刻薄和無能。

——比爾·;蓋茨

(一)

1981年8月12日,信息產業行業巨頭IBM公司發布了第一台個人計算機,並在紐約展出了第一台樣機,這台機器被稱為IBM5150。它看起來像個米色的“大盒子”,售價1565美元,擁有16K的內存,可以使用盒式錄音磁帶來下載和存儲數據,還配備5.25英寸的軟件盤驅動器。

這是信息行業的一記重拳。對此,媒體迅速作出了反應。《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稱:

“IBM公司全力以赴進入個人計算機市場,專家們估計這台‘藍色巨人’可以在兩年內取得這個市場的霸主地位。”

兩個月後,IBM公司的個人計算機開始全麵出售。它的硬件無形之中領導了計算機領域,成為這個領域的標準。IBM公司在開發此款產品的宗旨上簡明扼要地指出:它不僅僅是將計算機賣給計算機愛好者,而且在各個工作場所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一年後,IBM5150售出了1.3萬多台計算機,用戶們對它的反應十分熱烈。實力雄厚的惠普、數字設備公司、施樂公司等在IBM浪潮的推動下,也開始紛紛讓位。就連蘋果公司新開發的電腦也敗下陣來。而微軟公司的係統也隨著IBM5150的銷售業績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使用。

但是,接下來的挑戰也不斷出現。IBM公司表明態度:歡迎外界的加入,並完全公開產業標準的規格,以便那些希望為個人計算機開發附加卡的公司有所依據。

IBM公司還願意同別人一起討論軟件的開發問題,同時也鼓勵自己的員工利用業餘時間開發軟件。為了加入這場競爭,微軟公司又對已開發的軟件MS-DOS、Basic、Fortran、Pascal進行升級。

而此時,比爾·蓋茨終於有理由說出他久藏於心中的那句話:

“讓我來建立這個行業標準吧。”

微軟公司憋足了勁要大顯身手,可其他公司也不甘落後。微處理公司首先成功地開發出一套編輯軟件,名為“文字之星”;接著,可視公司又開發出一種個人財務軟件,名叫Visicalc,同樣備受各種推銷商和財務人員的推崇。

“文字之星”推出後,銷售量巨大,為微處理公司賺來了滾滾財源。它迅速占領市場,成為大多數辦公用和個人用計算機的必備品。

而一時間Visicalc也成為最走紅的管理必備軟件,尤其受到全世界經理人員的歡迎,個人計算機也因它而得到了進一步的普及。

比爾·蓋茨清楚地看到,如果微軟公司不能戰勝“文字之星”和Visicalc,那麼自己的市場就會被搶奪瓜分掉。擺在微軟公司麵前的任務,就是盡快開發出一種軟件,不僅可以在CP/M操作係統、蘋果操作係統上使用,而且可以在IBM-PC上使用。

(二)

正當比爾·蓋茨想在應用軟件上大展拳腳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打擊卻向他襲來:保羅·艾倫要離開微軟。這與正常的工作調動不同,也不是有別人高薪來挖牆角,而是永久地離開。這樣的離開不僅讓比爾·蓋茨不知所措,就連保羅自己也感到十分意外。

1982年9月的一天,保羅正和同事們在巴黎從事商業活動,突然感覺有些不適。他以為自己是在發燒,並沒有太在意,找了點感冒藥吃完就挺過去了。

等到巴黎的工作一結束,保羅又馬不停蹄地回到西雅圖。幾天後,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脖子上長了幾個硬硬的腫塊。這時保羅才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對,便到西雅圖最好的醫院進行了身體檢查。檢查的結果是保羅患上了淋巴瘤,醫生建議他做兩個療程大概5個星期左右的X光理療,並要求保羅多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