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東山再起(2 / 3)

4月24日,路易十八到達加來。5月2日,他在聖多昂發表一項宣言,允諾尊重民主憲製。6月4日,憲法在兩院中宣讀。隨即,這位身軀碩大,胖得連走路都要倚靠兩邊拐杖的王位繼承人,穿著一件藍色翻領大袍,胸前掛著一個舊式金牌,蹣跚地進入了杜伊勒裏宮。波旁王朝複辟了。

路易十八重新掌權巴黎後,法國王黨分子各個興奮不已。拿破侖的威脅不存在了,他們需要重新恢複以前的特權,讓自己盡情享受貴族特有的待遇。很快,路易十八就恢複了國內在革命前的種種舊製度,並建立起專製高壓統治,連扶助路易十八上台的塔列蘭對其都連連搖頭,發出這樣的感慨:

“這麼多年在國外流亡,一點新的意識都沒有學到,反而始終沒有忘記舊的、已經腐朽的東西。”

法蘭西人民很快就意識到,路易十八不僅不會給他們帶來和平安穩的生活,反而會將他們帶入更加深沉的黑暗之中。拿破侖統治下的專製政府至少曾給法國帶來過榮譽和活力,而路易十八的專製統治則顯得腐敗無能,貴族不勞而獲,享受豐厚的待遇;平民百姓被苛捐雜稅壓得喘不過氣來。

1814年11月,戰勝拿破侖的歐洲四大強國俄、普、奧、英在維也納討論歐洲善後問題,結果為戰利品的分配不均而爭吵不休,一個個在談判桌上爭論得麵紅耳赤,幾乎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最終,盟國又分成俄普和英奧兩個對立的陣營。

1815年1月3日,英國和奧地利達成了一個共同對付俄國和普魯士的條約,法國也加入英奧同盟,各國分別出兵15萬進攻俄普。塔列蘭為此高興地寫信給路易十八,告訴他反法同盟永遠解散了。

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都沒有逃過拿破侖的眼睛,他那看似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1815年2月,法國政治家馬雷等人派遣弗勒裏·德·夏布隆喬裝成水手來到厄爾巴島見拿破侖,向拿破侖詳細地報告了國內普遍不滿的情緒以及貴族們強取豪奪的無恥行徑,並說一些官員和軍隊都在盼望拿破侖回去。拿破侖那顆重返歐洲的雄心立即被激發起來,他決定馬上采取行動,返回巴黎。

拿破侖是個非常懂得掌握最佳時機衝鋒的人,他知道,此時不論是法國內部,還是歐洲大陸,都呈現出了一種新的局麵,一種對他重新“出山”十分有利的局麵。在認真地考慮了一整夜後,他決定嚐試一下新的命運。

不過直到臨行前,拿破侖才把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母親和妹妹。年邁的老母親十分驚愕,一副發僵的神態,然後喃喃地說道:

“去吧,孩子,去完成你的命運吧。也許你會遭到失敗而馬上喪失生命,但你不能留在這裏,這裏的情況令人悲哀。我希望在這麼多次戰鬥中都保佑你的上帝再一次保佑你。”

說完,母親緊緊地擁抱了自己的兒子。

妹妹柏琳娜更是萬萬沒想到拿破侖會采取行動,她聽後簡直驚呆了。她預感到大難將再次臨頭,她哭泣著把一串鑽石項鏈交給拿破侖的助手馬爾尚,說:

“不幸的皇帝有可能用得著這串項鏈。要是他真的遭到厄運,馬爾尚,千萬別拋棄他!一定要好好照顧他!”

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拿破侖顯得更加冷靜,小心翼翼地實施著自己的計劃。首先,他命人將自己的“無常號”雙桅船油漆成英國船一樣,這一命令正式拉開了拿破侖偉大計劃的序幕。

(三)

一切準備工作都在秘密進行著,這時,負責監督拿破侖的英國代表坎貝爾正好前往托斯卡納度假。於是,1815年2月26日晚,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拿破侖率領1000多名還蒙在鼓裏的全副武裝的士兵,趁著夜色登上了為數有限的幾艘艦隻,艦上還裝在了幾門大炮。接著,他登上自己的“無常號”雙桅船,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厄爾巴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