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人生需要苦難的洗禮(1)(2 / 3)

隻要心中始終堅信愛拚才會贏,那麼我們的人生之舟必將揚帆遠航,駛向成功的彼岸。或許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荊棘密布,或許在朝向夢想的階梯上困難重重,或許在連接成功彼岸的海麵上狂風襲擊,但請記住能觸礁的未必不是勇士,敢失敗的未必不是英雄。隻要我們能夠輕視困難,藐視挫折,拿起披荊斬棘的一支利劍,必能使夢想在現實間拔地而起。

【北大心理課筆記】

生活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要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並擁有逆風飛翔的勇氣,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曆練。

隻要想做事,逆境就是你的常態

常常有人問我成功的概念,我說“成功”是活著的人不能說的詞,因為隻要你想做事,逆境就是你的常態;如果不想做事,失敗就是你的常態。

——俞敏洪(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新東方學校創始人)

人生的際遇有兩種,一種是順境,一種是逆境,在順境中順流而上,抓牢機會,或許每個人都能夠做到,但麵對逆境,許多人紛紛敗退,在逆流中舟沉人亡。情緒掌控高手往往能穿越逆境有所成就。

我們不妨換個思路:逆境,就是危險中的順境。事實上,世界上任何危機都孕育著機會,且危機愈重商機愈大。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前任CEO奧古斯丁認為,每一次危機本身既包含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機會。在逆境之中,一個人要善於把自己最弱的部分轉化為最強的優勢,這樣才能為自己開拓人生的新局麵。

俞敏洪2008年在武漢“名家論壇”上講話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這一輩子,如果想要成長,最重要的是求得自己內心的堅強。隻有自己勇敢、堅強起來了,所有的事情才不會被難倒。這裏所說的勇敢、堅強,不是指被世事滄桑摔打以後,最後變得老於世故,對任何東西都不再動情的冷漠態度。

一個不動感情的人絕對不會產生激情,也絕不會產生向上的力量。我們所要的,是在曆經磨難後,內心產生另外一種狀態,這才是真正的堅強——這種堅強體現在你願意接受現實世界,對現實世界更加敏銳。這種“堅強”,我們可以稱之為信念。

信念,是從你內心產生的一種堅強。也許有人會問,到底什麼是內心產生的堅強。很簡單,在你麵對任何艱難困苦、曲折失敗的時候,相信自己未來能夠做成事情,相信自己能夠繼續往前走。

常常有人問我成功的概念,我說“成功”是活著的人不能說的詞,因為隻要你想做事,逆境就是你的常態;如果不想做事,失敗就是你的常態。活著就是在起起伏伏中前進,成功就是不管你怎麼跌倒還要爬起來。堅強的人,都是能夠從失敗中站起來的人。

這是經過近20年的風雨曆程之後俞敏洪的切身感受。正如俞敏洪自己回憶時所說:“那時,身體上的痛苦還能夠忍受,但精神上的折磨幾乎讓我喪失信心。”但是,對於俞敏洪和剛剛成立的新東方來說,逆境的磨煉和鍛造,才隻是開始。

從中走出的俞敏洪認為,隻要還想有所追求、有所成就,遇到逆境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重要的是以何種心態從逆境中走出。在他看來,一個人能否從逆境中掙紮而出,反敗為勝,主要取決於3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