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人生需要苦難的洗禮(1)(1 / 3)

山有峰巔,也有低穀;水有平緩,也有旋渦。人生之路也是一樣,撲朔迷離,充滿坎坷。北大人告訴我們,遭遇挫折痛哭流涕的是懦夫,逆風飛翔停滯不前的是弱者,哭泣隻能讓人注意到你曾經的無能,後退隻會讓你失去既得的成績,我們不想當懦夫,也不要做弱者,那就讓我們擦幹淚水,迎風飛翔,去體味“鷹擊長空”的豪氣,去感受成功的喜悅。

絕境在於你的心沒有打開

生活中其實沒有絕境。絕境在於你自己的心沒有打開。你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使它陷於一片黑暗,你的生活怎麼可能有光明!

——俞敏洪(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新東方學校創始人)

《羊皮卷》的作者海菲說:“人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成就事業的過程中,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做出多少努力,如何堅持不懈,擁有激情,失敗和挫折一樣會降臨到他的頭上。”其實,生活中並沒有絕境,絕境在於你的心沒有打開。要知道,人生中的每一次失敗、每一次挫折,都孕育著成功的因子,這似乎是上帝的特意安排,為了讓人們學會如何對抗逆境,走出困境。

困境是通向真理的重要路徑,困境中的一切都教會我們在下一次的表現中更為出色。不對失敗耿耿於懷,不逃避現實,才能不斷從以往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吸取來自苦難的精華。

無論何時,當我們麵對逆境時,都要想方設法將逆境變成催我們奮進的力量。人生的機遇就在這一刻閃現,苦澀的根脈必將迎來滿園的花綠桃紅。其實,要想在逆境中獲得生機,首先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不要畏懼磨難,要學會將逆境和磨難視為人生的財富。

處在困境中不要害怕,隻要調整心態,勇於迎接挑戰,運用智慧積極解決問題,相信任何困境都將成為你成功的機遇。

逆風的地方更適合飛翔,不怕萬人阻擋,隻怕自己投降;眼淚的存在,是為了證明悲傷不是一場幻覺;我們缺少的不是機會,而是在機會麵前將自己重新歸零的勇氣。

史鐵生17歲中學未畢業就插隊去了陝西一個極偏僻的小山村,一次在山溝裏放牛突遇大雨,遍身被淋透後開始發高燒,後來雙腿不能走路,運回北京後被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致使雙腿永久高位癱瘓。他20歲便開始了輪椅上的人生,與各種病痛周旋了30多年。十多年前腎病加重,轉為尿毒症,必須頻繁地做腎透析才能維持生命,隻有中間不做透析的兩天上午可以做一點事。即使這樣,他也沒有停止寫作。他曾不無幽默地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

母親猝然離去之後,仿佛一記悶棍將史鐵生敲醒——在他被命運擊昏了頭的時候,他一直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人。當史鐵生的頭一篇作品發表的時候,當他的頭一篇作品獲獎的時候,他多麼希望他的母親還活著,看到兒子用紙筆在報刊上碰撞開了一條小路,至少她不用再為兒子擔心,欣慰他找到自己生存下去的道路和希望。

當他被生活的荊棘刺得滿心疼痛時,他沒有沉淪,而是勇敢地抬頭,他看到母親的眼神是荊棘上開出的美麗花朵,陪伴著他一路前行。他有一次在廣州剛去醫院透析完,就去領獎。透析之後是很痛苦的,然而他就那麼微笑著麵對每個人。他一路彈著命運的琴弦,高歌。

人生在世,難免與苦難為伍,挫折為伴,但正是這些苦難與挫折使我們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姿。人生總是在波峰浪穀間航行,我們不可能總是處於浪尖,事事如意;我們也不可能一直陷入穀底,鬱鬱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