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報道,西非的海盜問題因近年索馬裏海盜“風頭正勁”而不甚受國際社會關注,然而對大多數船員而言,西非海盜更令人聞風喪膽。
2012年2月13日淩晨,載有中國船員的巴拿馬籍貨輪“天維號”在拉各斯港外約170公裏處遭8名持槍海盜襲擊。據尼日利亞《今日報》報道,海盜手持機槍邊追邊開火,“天維號”則拉響警報、向拉各斯全速前進。
當時,江蘇籍船長和台灣籍輪機長指揮船員躲入安全艙,並將自己反鎖在駕駛艙內,試圖與海盜周旋。海盜登船後,雙方對峙40分鍾,最後兩人慘遭機槍掃射而當場遇難。事後“天維號”在法國海軍協助下抵達拉各斯港,海盜則攜保險櫃和2台手提電腦逃之夭夭。
“武裝搶劫,打了就跑。”英國《衛報》援引國際海事組織官員賽勒斯·穆迪說,西非海盜“更傳統、更願意使用暴力”,他們甚至用槍托、電纜擊打抵抗的船員,命令後者不得傳播受劫一事,否則就會遭到報複。
今年5月起,國際海事組織同意若船隻經過高風險海域,可雇用2至4名武裝隨船保安,但據丹麥風險谘詢公司“風險情報”業務經理德克·斯特芬說,西非海盜問題無比複雜,武裝保安不僅難以阻止海盜,還可能讓對方惱羞成怒、以重火力攻擊船隻:“當地海盜有能力且樂於進行長時間交火。”
尼日利亞國內安全局勢不穩,南部沿海地區盤踞著數個極端組織,軍火黑市的繁盛令西非海盜擁有重機槍、火箭助推榴彈等裝備,相互間還能用對講機進行戰術協調、發動聯合攻擊。憑借這些裝備,他們不僅能對商船發動致命攻擊,還能向周邊小國的海軍叫板。
最腐敗的國家,最猖狂的海盜
今年5月以來,尼日利亞眾議院對該國海域海盜活動日益增多的形勢愈發擔憂,他們要求總統古德勒克·喬納森立即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打擊海盜,以保證海上通行和貿易安全。
“我們相信隻要海軍增派巡邏船、對求救的反應再快一些,海盜襲擊肯定會得到控製。”賽勒斯·穆迪說。事實上,尼日利亞政府擁有幾內亞灣首屈一指的海軍力量,但近年來在反海盜工作中收效甚微。BBC報道,或許在總統喬納森眼裏,該國東北部的局勢更為緊張——當地正在麵臨宗教極端勢力的滲透,他們被證實與“基地”組織有關聯。
除了“基地”組織,尼國內的腐敗現象也造成海盜有恃無恐。據國際觀察組織“透明國際”2013年數據,該國的“最腐敗程度”在受觀察的215個國家當中排在第172位,被列為“最嚴重”級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該國石油儲量已探明儲量有350億桶,大量流入的石油財富讓政府不必通過收稅來保障財政收入。例如,該國為議員發放的月薪是12.2萬英鎊,幾乎是英國國會議員的2倍,是尼日利亞平民人均工資的幾百倍。
“於是,他們也不必回應人民的訴求。”該報記者邁克爾·伯利說,猖獗的海盜行為被該國官員刻意忽視,且不排除他們與海盜本身就有交易。另據《經濟學人》報道,尼國腐敗在石油行業中最為嚴重,2009至2011年間就有價值110億美元的1.36億桶原油被侵吞。
據BBC記者馬克·多伊爾援引政府消息人士說,近年來美國從西非進口的石油中,有20%流入了海盜手中。2010年起,為了保護本國的石油供應鏈,美國開始派遣部隊對尼海軍進行反恐訓練;2012年2月27日,11個國家在幾內亞灣舉行了反海盜聯合演習。諷刺的是,次日有8名海盜襲擊了停泊在幾內亞灣的一艘貨船,並挾持了2名船員。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買好人身保險,祈求上天保佑一切順利。”一位德國海員說,德國是西非海域商船遭襲最嚴重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