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誠摯深厚真情(1)(1 / 3)

蔣介石的嫡係胡宗南,當年進攻延安,是為了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關失去立足之地,因為毛澤東的愛將彭德懷,當年為收複延安而奪取三戰三捷的勝利,是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關有一塊賴以生存、依托的根據地。

延安:慈祥寬厚的搖籃

青少年朋友,講50年前發生在黃土高原的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戰役,不能不提及延安。因為蔣介石的嫡係胡宗南,當年進攻延安,是為了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關失去立足之地,因為毛澤東的愛將彭德懷,當年為收複延安而奪取三戰三捷的勝利,是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關有一塊賴以生存、依托的根據地。

如果用文字來介紹延安,可能會使大家感到索然無味,如果青少年朋友能乘坐一架旅遊直升機來到延安上空,用肉眼去觀瞻,用心靈去感受,再加上筆者麵對麵的介紹,那效果可大不一樣了。青少年朋友,你們聽,導遊小姐在向大家說話:“青少年朋友,你們乘坐的旅遊直升機正飛臨在延安上空,現在飛機距地麵約2500米,為了使大家能清晰辨認延安的全貌,飛機準備作超常規低空航行,請青少年朋友係緊安全帶。”

青少年朋友,你們朝我手指的方向看,那是延安的寶塔山,位於陝西延安市東側延河岸邊的土山上,因塔建於山頂,故山名為寶塔山。寶塔山建於明代,清代曾多次修葺,所以外簷為清代風格。寶塔山高44米,八角形,旁邊有明崇禎年造:鐵鍾一口。1937年7月1日後,中國共產黨中央進駐延安,塔山成為延安革命聖地的象征。寶塔山下有一條奔騰不息的延水河。這是一條深沉的河,一條洶湧的河,它從安塞的深穀大川中走出來,沿途彙集了眾多的溪流山澗,浩浩蕩蕩由西北經東南而去,在嘉峪山,清涼山和風凰山下拐了一個彎,稍稍放鬆,稍稍停歇,然後又滾滾滔滔向東方呼嘯而去,最後湧進黃河,加入震撼中華大地的合唱中……

延安依傍延河,使其成為馳名古今中外的西北重鎮,延河流經延安,使其成為人民心目中延安的象征。

緊緊圍繞延安的嘉峪山、鳳凰山、清涼山雖袒胸露背,貧瘠荒蕪,但都有著美麗的傳說和故事。

相傳,嘉峪山上,曾有惡妖興風作浪,殘害百姓,毀壞嘉禾,天神聞訊用九級寶塔鎮妖,所以又名鎮妖山。鳳凰山原是一對鳳凰,看到延安災荒連年,洪水泛濫,用身軀化作高山,擋住洪水,使延安變成米糧川。

清涼山的故事更動人。

因為山上布滿洞窟,窟中刻滿佛像,是僧家勝地。一天,一隻凶惡殘暴的禿鷹在天空追殺一隻善良的幼鴿,這隻幼鴿在天空翻飛旋回,四處奔逃,無論如何也無法逃脫禿鷹的利爪。後來看見正在清涼山修行的屍毗王,便飛落到屍毗王身邊,屍毗王用身子護住小鴿,趕走禿鷹。

小鴿太稚嫩,又受到鷹擊,渾身是傷,十分虛弱,屍毗王便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來喂小鴿。鵑子吃了屍毗王的肉後,傷逐漸痊愈,羽毛逐漸豐滿,終於重上藍天,翱翔長空。

延安人民把這個故事叫作膚肉恩施。就是膚施。

膚施,是延安的古稱。

青少年朋友,聽到這裏,你是否會發出延安天造物化,人傑地靈,土地豐腴,物產富庶的感歎呢!

由於延安地處交通要衝,扼據“秦地鎖鑰”,因而也是曆代紛爭混奪的疆場、金戈鐵馬馳騁的要地。秦大將蒙恬征匈奴,漢武帝討朔方,衛青、霍去病和李廣擊胡蠻、韓琦和範仲淹掃西夏,均在此安營紮寨,屯駐兵馬,操習武藝,以此為出師的起點和橋頭堡,以此為後勤基地。

延安人像屍毗王一樣,具有“好善勤施舍”的美德,他們為出征官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員和粟黍。

延安人為鞏固北方疆界做出了貢獻。

延安也是農民起義的發祥之地,吒叱於中華民族舞台,煌煌於農民運動史冊的米脂李自成,曾於這裏會合張獻忠及延安的各路義軍,克城池,殺官吏,打敗了20萬官兵,隨後東渡黃河,橫掃山西,轉戰大江南北,最後推翻大明王朝。

劉誌丹,謝子長在陝北鬧紅,建立武裝,開展遊擊戰爭,創建大片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

1935年10月,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在數倍於己、武器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瘋狂圍追堵截下,像一隻被迫殺的小鴿,曆盡千辛萬苦、千難萬險,終於擺脫了滅頂之災的險境。在哈達鋪打開了個郵局,從國民黨的報紙上,發現陝北有個劉誌丹和他的隊伍以及這片蘇維埃根據地,便仆仆風塵趕了來。

以延安為代表的陝北人,像慈祥、寬厚、樂替好施的屍毗王收留小鴿一樣,接納了這粒革命種子,並用小米、酸菜、土布、窯洞養育了他們,使之養精蓄銳,豐滿羽翼,成為致力於抗戰救國,挽救民族危亡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