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進用。
流:流傳。
彰:顯現。
【譯文】
傷害賢人的,三代子孫都會遭受禍患。埋沒賢人的,會自身受害。嫉妒賢人的,他的名譽就不能保全。進用賢人的,幸福會流傳給後代子孫。所以君子急於進用賢人,因而美名遠揚。
【原文】
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萬,國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澤。去一利萬,政乃不亂。
【注釋】
利一害百:為一人之利而危害百人。
去:離開。
思:打算。
去:除掉。
慕澤:向往恩澤。
亂:危亂。
【譯文】
為一人之利而危害百人,民眾就會離開城郭。為一人之利而危害萬人,全國人都會打算離散而去他邦。除掉一人而對百人有利,人們就會思慕恩澤。除掉一人而對萬人有利,國政就不會危亂。
【簡析】
說到底君主謀略的運用,關鍵是用人。
傷害賢能、嫉妒人才、提攜庸人都是用人的大忌。如果奸臣得勢掌權,國家的勢力就會削弱,賢人就會受到陷害,人民就會離散。
【例文】
祁奚舉賢能不避仇親
祁奚本是晉公族獻侯之後,父為高梁伯,因食邑於祁,遂以祁為姓。祁奚做官約六十年,為四朝元老。
後來,七十歲高齡的祁奚深感自己年老體衰,向晉平公告退。晉悼公問他由誰來接替他的職務,祁奚推薦了自己往日的仇人解狐。
晉悼公驚問:“解狐是你的仇人呀,你怎麼反倒推薦他呢?”
祁奚一臉嚴肅,鄭重地說:“國君您問的是誰接替這個職務最合適,並沒問誰是我的仇人呀。”
大臣們一聽,對祁奚肅然起敬。晉悼公心裏更是充滿了對祁奚的信任。可是,晉悼公正要任命解狐為中軍尉時,解狐在任其職之前病死了。悼公要祁奚再推舉,祁奚說他的兒子祁午可以勝任。
晉悼公大為驚訝地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
祁奚從容回答說:“國君問我誰可以當中軍尉,可你沒有問我誰是我的兒子呀。”
晉平公連連點頭,說:“好!”於是任命祁午為中軍尉。恰在這時,中軍尉佐(副)羊舌職死了,悼公問祁奚誰可接替其職,祁奚說羊舌職的兒子羊舌赤可以勝任。於是,悼公任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任中軍尉佐。
祁奚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以公而無私贏得了朝野內外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