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豪傑秉職,國威乃弱。殺生在豪傑,國勢乃竭。豪傑低首,國乃可久,殺生在君,國乃可安。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
【注釋】
秉:操持,把持。
職:這裏指國政。
弱:削弱,減弱。
在:操縱在。
竭:衰竭。
低首:俯首聽命。
久:長久。
四民:指士、農、工、商,即當時的知識分子、農民、手工工人、商人。《漢書·食貨誌上》:“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學以居位曰上,辟土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
虛:貧乏。
儲:儲備。
足:富足,充足。
【譯文】
豪強權臣把持國政,國威就會削弱。生殺予奪的大權操縱在豪強權臣手中,國勢就會衰竭。豪強權臣俯首聽命,國家才可久盛不衰。
生殺予奪的大權掌握在君主手裏,國家才能安寧不亂。“四民”之用貧乏,國家就沒有儲備;“四民”富足,國家才可安樂。
【原文】
賢臣內,則邪臣外。邪臣內,則賢臣斃。內外失宜,禍亂傳世。
【注釋】
賢臣內:指賢臣掌權。
外:疏遠。
斃:被陷害。
宜:合適。
傳世:延及後世。
【譯文】
賢臣掌權,奸臣就會被排斥在外。奸臣掌權,賢臣就會被陷害。錯用奸臣,陷害賢臣,禍亂就會延及後世子孫。
【原文】
大臣疑主,眾奸集聚。臣當君尊,上下乃昏。君當臣處,上下失序。
【注釋】
疑:懷疑。
集聚:聚集在一起。
當:相當。
尊:尊貴。
昏:昏昧。
處:低位。
序:次序,秩序。
【譯文】
大臣有懷疑君主之心,眾壞人就會乘機而集。人臣像君主一樣尊貴,上下就會昏昧不明。君主下居於人臣地位,上下就失去正常的尊卑秩序。
【原文】
傷賢者,殃及三世。蔽賢者,身受其害。嫉賢者,其名不全。進賢者,福流子孫。故君子急於進賢,而美名彰焉。
【注釋】
傷:傷害。
殃:遭殃。
蔽:遮蓋。
身:自身。
其名不全:名譽不能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