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3)

紂王有一個臣子叫比幹,是一位忠心的良臣。他看到紂王如此昏庸,心中十分著急,多次苦口婆心勸諫紂王改邪歸正,為民多做好事。

有一次,紂王聽信了妲己的話,下令殺害了無辜的梅伯,並要把梅伯剁成肉醬。比幹知道此事後,又急忙勸諫紂王,希望他不要聽信妲己的讒言,錯殺無辜,並說這樣下去是要亡國的。比幹一連幾天極力勸諫紂王,引起了紂王的極大不滿。

紂王憤怒地嚷道:“我早就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我要把他殺了,取出心來看個究竟!”紂王果真殺了比幹,並挖出了他的心。孔子說起這件事,感歎道:“紂王心竅不通,如果通了一竅,那麼比幹就不會被殺害了!”

一日千裏

戰國時期,燕國太子丹在趙國作人質時,與同在趙國、尚未做秦王的嬴政相處良好。

後來,嬴政回國做了秦王,太子丹也在秦國做人質,嬴政不但沒有顧念舊情、加以特別照顧,反而處處冷待、刁難他,太子丹見此狀況,便找了個機會,逃回了燕國。回國後,太子丹一直耿耿於杯,想報複嬴政。但由於國家小,力量薄弱,難以實現自己複仇願望。

一事無成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人當了省郎的官,因官運不怎麼亨通,不管做什麼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時時出去,想藉遊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國寺,遊倦了,就寄宿在寺裏。晚上做了一個夢;他夢中走到一處岩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的麵前,有一個極小香爐,爐檀香煙嫋嫋上升。老和尚對省官說道:“這小香爐中的香煙還是你許願時留存下來的,現在你已做了三世人了。你一世你是唐玄宗時代的劍南安撫巡官;第二世你是憲宗時候的西蜀書記,第三世就是現在的省郎官。”他聽了老和尚這番話,恍然有點覺悟,彷佛記憶三世所做的官,都是庸庸碌碌,一事無成。

於是,再也不願意在宦海裏浮沈,對人生似乎恍然徹悟。

又王中的詩句,也有“幹戈未定欲何之,一事無成兩鬢絲”的感歎語。

現在上了年紀的人,事業上要是沒有成就的話,通常都是拿一事無成來感歎。有時年紀不大的人,你問他事業做得怎樣,他也會說“一事無成”呀!

一網打盡

晉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是兩兄弟。夷吾得秦國和齊國的幫忙,登上國位,就是晉惠公。可是惠公的大臣分作兩派,擁護惠公的一派以卻茅和呂省為首。暗裏擁護重耳的一派以裏克和丕鄭為首。可是這班人對晉惠公個人來說都是有功的。當丕鄭到秦國去公幹的時候,惠公藉故殺了裏克。丕鄭回來後,心裏很恐懼,深怕自己也給惠公殺掉。可是事情倒沒什麼對他不利的,他就安心下來。當然,他心裏很恨惠公,便暗地召集同黨,商量趕走夷吾,迎公子重耳登位。有一天,屠岸夷要來見丕鄭。他從午間等到深夜,才見著丕鄭。丕鄭問他有什麼事情,屠岸夷告訴他,惠公要殺他,所以請丕鄭相救。

丕鄭說:“你去叫呂省救你吧!”屠岸夷說:“呂省不是好人,我正要喝他們的血,吃他們的肉呢!”丕鄭不大相信。屠岸夷還獻議了怎樣怎樣推翻惠公的辦法。丕鄭聽了,大聲喝道:“是誰教你來說的!”屠岸夷見他不信,隻好咬破了指頭,鮮血之流,對天發誓說:“天老爺在上,我如有三心兩意,叫我全家都死光。”這麼一來,丕鄭就相信了,跟著丕鄭這一夥人密謀了。他們寫了一封信給重耳,請他準備回來。丕鄭、共華、屠岸夷等十位大臣都簽了字。

屠岸夷把信貼胸的帶走了。第二天,他們上朝,惠公問丕鄭說:“你們為什麼要迎公子重耳?”丕鄭這一班人都吃了一驚,心知不妙,都給縛去砍了頭。這九位反對夷吾的大臣全都一網打盡了。

一葉障目

從前,楚國有個書呆子,家裏很窮。

一天,他正在看書,忽然看到書上寫著:“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時用來遮身的那片葉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體隱蔽起來,誰也看不見。”於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葉子,那該多好呀!”

從這天起,他整天在樹林裏轉來轉去,尋找螳螂捉知了時藏身的葉子。終於有一天,他看到一隻螳螂隱身在一片樹葉下捕捉知了,他興奮極了,猛一下撲上去摘下那片葉子,可是,他太激動了,一不小心那葉子掉在地上,與滿地的落葉混在一起。他呆了一會,拿來一隻簸箕,把地上的落葉全都收拾起來,帶回家去。回到家裏他想:“怎樣從這麼多葉子中揀出可以隱身的葉子呢?

他決心一片一片試驗。於是,他舉起一片樹葉,問他的妻子說:“你能看得見我嗎?”“看得見。”他妻子回答。“你能看得見嗎?”他又舉起一片樹葉說。“看得見。”妻子耐心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