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三角”肆虐東亞
在中國台灣省東北部的太平洋上,有一個與百慕大“魔鬼三角”齊名的三角海區,這就是東亞“龍三角”。這片海區近似對稱地分布在地球的兩側。“龍三角”大體位於日本東京灣、小笠原群島、關島和台灣西部的雅蒲島之間。
日本人把這片海視為“魔鬼海區”是從1955年開始的。當時,在風平浪靜的晴日裏,該海區發生了數起百噸以上的大型船隻不留痕跡地神秘失蹤事件。為此,日本政府派出一艘漁業監視船“錫比約丸”前往調查。豈料,此船在進行了10天毫無結果的海上搜尋後,也突然同陸上導航站失去聯係,從此再不知去向了。迄今這類原因不明的海船失蹤事件已屢見不鮮。據日本保安廳航行安全科調查,僅1963~1972年9月間,就有161艘大小船隻突然失蹤!
如同百慕大“魔鬼三角”那樣,船隻和飛機進入“龍三角”水域時,經常會出現羅盤失靈、無線電通訊故障或中斷等現象。也會碰上突然出現的巨浪、海霧、狂風、漩渦,以及突然湧出的濃霧。這裏經常出現“三角浪”,即巨浪同時從三個方向向船隻打過來。從海底地貌等自然條件來看,“龍三角”同“魔鬼三角”這兩處海區相差無幾。同時,它們也都同樣隱匿著未知的神秘性,帶來那眾多船艦及飛機的失蹤。
在“龍三角”上空失蹤的眾多飛機中,有一架HK—8日本偵察機。該機在硫磺島附近失蹤前,飛行員傳回電訊內容十分驚人:“天空發生了怪事……天空打開了……”說到這裏,電訊突然斷了。此後,這架飛機就失去聯絡,機上全部人員也隨之消失無蹤。
1957年4月19日,日本輪船“吉川丸”沿“龍三角”航線由南太平洋駛向歸國途中,船長和水手們突然清楚地看到兩個閃著銀光、沒有機翼、直徑十多米長、呈圓盤形的金屬飛行物從天而降,一下子鑽入了離輪船不遠的水中,隨後海麵上掀起了奔騰的湧浪。
1981年4月17日,“多喜丸”航行在日本東海岸外海。突然間,一個閃出藍光的圓盤狀物體從海中冒出來,掀起一陣大浪,差點把“多喜丸”打翻。它在空中盤旋著,速度極快,無法看清它的外表細節,直徑約在200米左右。在它出現時,船上無線電失靈,船上儀表的指針也亂成一團,瘋狂地快速旋轉。後來,它重新飛回海中,又造成大浪,把“多喜丸”的外殼打壞了。船長臼田計算了一下時間,來自海中的發光發行物從出現至隱沒共約15分鍾;然而就在它鑽回水下後,船長發現船上的時鍾奇異地慢了15分鍾。
更令人不安的事實是帶有核武器的潛艇及飛機的失蹤。美國著名學者查·伯爾茲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可能至少有126枚核彈頭在‘龍三角’神秘失蹤。”
伯爾茲甚至為此聯想到:是不是‘龍三角’海底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把這些核武器收集起來?
倘若“龍三角”確實存在這股神秘力量的話,那麼其力量會由何而來呢?英國研究者瓊·查瓦德曾進行過16年的詳盡調查,認定南太平洋在1.2萬年前存在過一塊遼闊的“姆大陸”,“姆”意乃“太陽國度”。大陸上的人們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們的航海業和建築業都相當發達,並去大洋諸島傳播了文明。由於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地震和火山噴發,給“姆大陸”帶來了毀於一旦的滅頂之災;文明的創造者們連同他們的故土一同沉入藍色海洋的深處。
潛水考古學的發現已為有關“姆大陸”的見解提供了必要的依據。譬如在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有一個波納佩島,島上居民世代相傳,附近海底有一片沉沒的古陸。潛水人員果然在附近海底發現了保存得相當完整的街道、石柱、石像和住宅。他們還從當地海底撈出十分珍貴的黃金和珠寶飾物。
離南美洲3000公裏遠的太平洋小島複活節島,麵積約120平方公裏,島上有巨石築成的石牆、石殿、金字塔等。最吸引人的則是那200餘尊麵海屹立、形狀奇特的半身石雕人像。它們似乎在等待或遙想著什麼。島上土著也口頭流傳著一個久遠的傳說,當地從前本是一塊稱為“希瓦”的大陸,後來由於突變而使大部分地區都沉淪於洋底,隻孤伶伶地留下了複活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