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地球奇特現象(2)(3 / 3)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中的許多島嶼上都留有巨大的石頭平台、石頭城遺址、石頭雕像等。一些地方留下了剛準備使用的巨石或未雕刻完的石像。這表明古人的富有成果的勞動是突然結束的,複活節島上就清楚地留有這種跡象。這不能不使學者們猜測到:“這一地區曾經存在著一個高度文明的種族,他們在以高度的建築技巧建成大規模城市、雕像與港口後,因為某種我們迄今尚不知道的原因而集體撤離或是集體滅絕,留下壯觀的建築遺跡。”

“姆大陸”上的祖先們會不會因為某種突如其來的災變而躲避到“龍三角”所在的大洋底部了呢?正如查·伯爾茲在提到核彈頭失蹤時所大膽猜想的那樣——“‘龍三角’海底是不是隱藏著某種文明?是否保留有史前文明留下來的核防衛係統?

第2章 湖光迷影

湖光山色如夢境般美麗,然而這優美的景致中卻隱藏了無限的殺機。真是不可思議!難道湖水之中有“妖魔鬼怪”不成?

與加拿大北部地區島湖相依的帕爾斯奇湖的北邊,有一個圓形小島,這個小島僅有一平方公裏左右,當地人稱它為普羅米修斯的火炬。這個名稱據說源於一個有趣的傳說:當年普羅米修斯把火種帶給人間準備返回天宮的時候,普羅米修斯順手將已經沒用了的火矩扔進了北冰洋,然而有火焰的一端卻沒有沉下去,露在水麵上,天長地久便形成了一個小島。雖然小島表麵的火漸漸熄滅,但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一旦人們踏上小島,就會莫明其妙地自燃起來。

據說早在17世紀50年代,幾位荷蘭人來到了帕爾斯奇湖,在維多利亞島上時,就有當地人告訴他們千萬不要去火炬島。這一行人中,有一位叫馬斯連斯的荷蘭人覺得當地土人在嚇他,便沒有理睬,因為帕爾斯奇湖在北極圈內,在那裏,就是燃上一大堆火,恐怕也是很難的。於是他固執地邀了同伴去火炬島,去尋找所謂印第安人埋藏的財寶。

來到小島邊上,幾個同伴突然膽怯起來,轉身準備回維多利亞島去了。隻留下馬斯連斯一個人獨闖火炬島。幾位同伴遠遠地目送他劃著一隻木筏慢慢接近小島,過了不久,正當同伴欲離開時,突然看到一個火人從島上飛奔出來,一下躍進湖裏。同伴們大吃一驚,立即衝上前去,見湖中的馬斯連斯還在燃燒,湖水居然沒有將他身上的火熄滅,眼看著痛苦掙紮的夥伴,岸上的人卻不敢前去打撈,因為他們害怕會把普羅米修斯的火引到自己身上。

到了1974年,薩斯喀徹溫省普森理工大學教授伊爾福德組織了一個考察組,對火炬島的這一現象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調查分析。他認為,火炬島上人體焚燒現象,是因為一種電學或光學原因。考察組的另一個教授哈皮瓦利則反對伊爾福德的分析,因為在那個小島上,仍然生存著樹木,甚至從探測中還發現有飛禽走獸。他認為,可能是在島上的某些地段存在某種易燃物質,當人陷入該地段後,就會著火燃燒。

由於他們都認為人體自焚是由某種外部因素引起的,所以當他們上島時,都穿上了特別的絕緣耐高溫材料服裝。到了火炬島,他們一行4人並未發現什麼怪異的地方,這裏的針葉樹木、小動物、土質礦物等與別的地方並沒有兩樣。然而,就在兩個小時的考察即將接近尾聲的時候,考察組成員之一萊克夫人突然說她心裏發熱難受,一會兒又說腹部也發起燒來。

聽她這麼一說,全組的人不免驚慌起來,伊爾福德教授立即叫大家迅速從原路撤回。剛往後撤,萊克夫人突然驚叫起來,眾人向她望去,頓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隻見從萊克夫人的口鼻眼中竟然噴出了濃濃的煙霧,措手不及的隊員們還呆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時,又聞到了一股燒焦了的肉味。萊克夫人痛苦得在人們麵前亂跑掙紮。

事後,伊爾福德教授回憶當時的情景說:“萊克夫人走在隊伍的最前麵,我們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特別的事。燃燒也不是突發的,是她最先覺得身體裏發熱,待焚燒結束後,那套耐火服裝居然完好無損,而萊克夫人的軀體已化為灰燼了。”

過了4年,加拿大自然科學院阿馬爾博士對火炬島再次做了冒險考察,不幸的是,他也未能逃脫厄運。隨行的考察隊員仍然沒有找到任何引起人體焚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