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漢子忍不住跺腳嚷了起來:“天下還有公理嗎?好人真是不能做了!”蘇妮揚起頭:“我爸爸說,他不後悔,他隻是心裏難受……”路上的人一批批圍攏過來,又一批批無奈地走開。從早上到中午,蘇妮就那麼拉著橫幅一直貼在路口。到了下午,那橫幅還拉在蘇妮的胸前,她瘦弱的臉上始終充滿著企盼的眼神,不知過了多久,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兒慢慢向她走來,輕輕問道:“姐姐,你怎麼還不回家看你爸爸?證人找到了嗎?”蘇妮看了看小罰孩,又看了看西斜的太陽,失望地哭了起來,兩行淚水順著臉頰往下流。就在這時,有個身材瘦瘦的姑娘在附近徘徊了一會兒,終於緩緩地走到蘇妮跟前:“小妹妹,別哭了,你爸爸前天夜裏救的那個姑娘,是……是我,我願意為你爸爸作證。”
“你……”蘇妮止住了哭,抬起頭-陣驚喜。周圍人也跟著高興起來:“瞧,證人出來了!”“證人站出來,這事就好辦了,太好了!”可是,蘇妮盯著姑娘看了一會兒,卻搖起頭來:“不是,你不是,我爸爸告訴我說,那個大姐姐是短頭發。你留著長辮子,你不是證人。”“短頭發?”姑娘一時語塞,摸了摸自己的長辮子,誠懇地說:“小妹妹,我是想……唉,你爸爸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該怎麼辦呢?總得有個替他說話的證人……”周圍人明白了,郡朝那位姑娘投去了敬佩的日光。有人說:“是呀,是得有個證人呀。”“唉,不管怎麼說,總不能眼看著做好事的人吃虧受委屈啊。”大家正議論的時候,後麵又有個胖胖的短發姑娘把一個小夥子拉到旁邊低聲嘀咕了一會兒,然後擠過人群,走上前說:“小妹妹,我來晚了。前天夜裏,你爸爸救的是我,我可以出麵作證。走,我現在就跟你去!”蘇妮盯著胖胖的短發姑娘打量了一會兒,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不,我爸爸告訴我說,那個大姐姐長得瘦瘦的,你也不是……”這時,一直站在旁邊的那個小男孩,忽閃著一雙大眼睛朝瘦瘦的長辮子姑娘望望,又朝胖胖的短發姑娘望望,然後一溜煙地跑開了。不一會兒,小男孩兒拉著一個短頭發、瘦身材的少婦走來。走到蘇妮跟前,小男孩認真地說:“姐姐,我媽媽去作證人好嗎?你看,我媽媽不胖,又是短頭發的。”
蘇妮看著小男孩和少婦,搖著頭勉強笑了笑,又埋下頭哭了。少婦輕輕地拉起女孩的手,說:“小姑娘,別著急,相信我們這個美好的世界吧。那個可以作證的姑娘,或許還不知道你在尋找她,或許她也正在別處尋找你爸爸呢。”說著,少婦替蘇妮擦去淚水,“先帶我去看看你爸爸好嗎?我是報社的記者。”蘇妮抬起頭來,晶瑩的雙眼裏閃動著希望的光芒,她顫顫地叫了一聲:“阿姨……”
35發明的尷尬
魯凱是瞞著媽媽參加學校裏“小發明俱樂部”的。長得大頭大腦的魯凱從小就好動、頑皮,常常把走得好好的鬧鍾拆得七零八落,把收音機弄得發不出聲音。從念一年級開始,老師就老是批評他上課坐不住,愛開小差,“可能有多動症”。
為此,媽媽還專門帶他去看了一次專家門診,結果被那個老醫生罵了一頓:“瞎七搭八,好好的小孩套上‘多動症’帽子,像話嗎?”記得那天俱樂部活動時,魯凱看到廢物箱裏躺著一張撕成兩半的圖紙。他隨手撿起一看,是一張不知誰畫的多功能插座圖。
“老師,這是誰畫的多功能插座圖?”俱樂部的指導老師姓蔣,是新分配來的大學生,很和氣,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這是趙小蘭畫的吧?小蘭,你怎麼把它扔了?”
長得細眉細眼的趙小蘭搖搖頭,說:“我決定放棄這個選題。我己經設計了三四個方案,還是找不到方向。算了,放棄!放棄!”
“那,我來試試行嗎?蔣老師。”魯凱有點喜新厭舊。蔣老師笑嘻嘻地點點頭。魯凱生活在單親家庭。媽媽對他管得很嚴,一心隻想讓他讀好書。媽媽在一家大商場當營業員,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地翻班。
魯凱隻有趁媽媽不在家時,才能設計、製作那隻多功能插座。就這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斷斷續續地折騰了半個多月,噯,他的多功能插座還真的發明成功了。
為此,蔣老師在俱樂部講評課上表揚了他,還不點名地批評了趙小蘭:“我們同學中一些好的設想,不要輕易放棄。放棄了,多可惜呀。”本來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誰料突然有一天,蔣老師興衝衝地跑進魯凱班級裏告訴大家,魯凱設計、製作的多功能插座獲得了市裏的少年兒童小發明比賽金獎,還要申報全國少年兒童創造發明獎,並且參加在日本舉辦的國際少年兒童小發明巡回展覽。
“哇噻!”同學們為魯凱的成功歡呼起來。
當晚,魯凱的媽媽得知這個好消息,曆來節儉的她破天荒地帶魯凱上酒家去吃了一次火鍋。
媽媽點了好多好吃的菜。她美滋滋地看著兒子大吃大喝著,自己的眼眶裏水汪汪的。她給兒子反反複複講了一些“今後要好好叫(好一點)”、“給媽媽爭氣”之類的話。魯凱一邊點頭,一邊大吃大喝著。
母子倆回到家己經很晚了。隔壁寧波阿婆告訴他們,有兩個人己經來過好幾次了,像是很著急的樣子。是誰?親戚?老師?魯凱胡亂猜著。“別猜了,抓緊時間把作業做完。”媽媽正準備整理還來不及收拾的亂糟糟的房間,突然門鈴響了。
一個戴眼鏡的叔叔笑嘻嘻地出現在門口。他自我介紹是一家報社的記者,還一本正經地向他們出示了記者證。他說他得知魯凱同學得了全市小發明大獎的信息,準備趕寫一篇專訪稿,由於時間緊,隻好冒昧晚上前來打攪了。
媽媽自然喜出望外,連聲說:“請坐、請坐”,然後沏上香噴噴的新茶。記者叔叔開始采訪魯凱,從小時候問到現在,有什麼興趣愛好啊,製作中碰到什麼困難啊,又是怎麼克服的啊,角角落落,什麼都問。別看魯凱平時大大咧咧、油腔滑調的,在陌生人麵前卻有點靦腆,常常被問得語無倫次,直抓頭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