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祖國統一思想述要
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發展觀
作者:張磊
【摘 要】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當時曆史條件下科學分析、積極應對維護國家統一和促進祖國完全統一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與新挑戰,鞏固“一國兩製”理論,采取新舉措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創新“和平統一”理論,提出新方針推動兩岸關係深入發展。
【關鍵詞】 胡錦濤;一國兩製;和平統一;思想
胡錦濤同誌指出:“要始終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維護國家的安全和根本利益。”在胡錦濤同誌帶領下,我國黨和政府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引,牢牢把握住“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以敢於直麵問題的勇氣和求真務實的態度,科學分析、積極應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祖國完全統一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創造性地發展出一係列嶄新的思想觀點與方略措施,豐富了21世紀中國國家安全觀中關於維護國家主權、實現祖國統一的內容。
一、鞏固“一國兩製”,采取新舉措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在胡錦濤同誌帶領下,我國黨和政府在堅持既有方針政策的同時,又充分考量香港、澳門的新形勢、新特點,提出嶄新的戰略思想和發展舉措,積極實現港澳地區的安定繁榮,充分維護了“一國兩製”和國家統一的局麵。
1、圍繞香港政治體製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與新問題,充分發揮輿論和法理的引導作用
十七大報告指出:“按照‘一國兩製’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胡錦濤同誌在2006年3月參加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香港代表團審議與討論時強調指出:“《基本法》是‘一國兩製’方針的具體化,如何體現‘一國兩製’,首先需要按《基本法》辦事,維護《基本法》的權威。”“一國兩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的方針與《基本法》一道,確立並規範了香港政治體製的發展方向。而香港特區所繼承的原有政製遺產中一些具有優良基因的要素與新形勢下的政治土壤相融合,使香港政治體製發展模式展現出新的特征與優勢,盡管這種政治體製還需要進一步充實與完善。近些年來,香港社會各界對政治體製發展問題開展討論,提出一些十分中肯的建議,但也有某些偏離基本法和“一國兩製”精神的情形。針對這些問題,在胡錦濤同誌帶領下,我國黨和政府通過各種渠道,堅持從輿論和法理上予以科學引導。根據“一國兩製”方針和基本法相關規定,香港政製的發展必須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
2、從澳門政治現實出發,賦予“澳人治澳”新內涵和新要求
較之香港,澳門政治體製發展相對較為平穩。然而由於某些曆史因素的影響,“澳人治澳”也不可避免地麵臨一些難題。胡錦濤同誌在2004年12月“慶祝澳門回歸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針對澳門發展所麵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向澳門提出四點要求與希望: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持續增強政府管治水平;二是集中精力,全力維護增進澳門經濟繁榮發展;三是放眼未來,抓緊培養澳門發展所需各類人才;四是維護穩定團結,努力創建包容並蓄的和諧社會。胡錦濤同誌還特別指出,要堅持在愛國愛澳基礎上,不斷持續增強澳門社會各階層、界別和群體之間的凝聚力,維護增強澳門社會發展活力與和諧安定。這四點意見賦予了“澳人治澳”新的內涵與要求。
3、拓展渠道采取針對性措施,深化內地與港澳之間的融合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