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第一幢j01——政法學院教學樓,第二幢就是j02——人文學院了。靜姝特意停留了一下,左邊是b棟小教室,右邊是a棟大教室,兩棟樓三四層是相連的,一二層是獨立分開的。b棟104那間十幾平方的辦公室以後就會是自己常待的地方了,靜姝瞅了瞅那個角落,平靜地向前走。這些學院中間是“時間廣場”,廣場邊上是圖書館,正中間是升旗台。沿著廣場再往前走,依次穿過j03機建學院、j04商學院、j05物理信息學院……走了將近半小時靜姝才走到最後也是最高的那幢建築——j10外語學院。這是紫旭大學最引以為傲的專業。雖然紫旭專科大學隻是江市眾多大學中普通的一所,但它的外語專業(英、法、日語)一直是它的特色專業,或者說是重點專業。果然一進去就發現外語學院比別的學院色彩豐富,倒不是建築本身有什麼不同,是在左右兩棟樓的柱子上掛起了紅色的長條幅“熱烈祝賀我校外語學院xxx同學在江市英語翻譯大賽榮獲一等獎”,右邊也是一樣的條幅“xxx同學在江市法語翻譯大賽榮獲二等獎”。一旁的櫥窗裏也貼著很多照片,照片很新,櫥窗很亮。不像其他學院,櫥窗都模糊的看不清了。
走出外語學院視野逐漸開闊了。右手邊是一棟棟密集的樓房,隱約可見的衣服清楚地顯現了自己的功能——學生宿舍。左手邊緊鄰著小吃店的應該是一座食堂。遠處西北角是學校的北門,也叫二號門。靜姝順著路標向右拐,路上的人漸漸多了,看樣子是提前到校的學生。靜姝在長t恤外麵套了件淺藍色的短外套,下身一條白色長款緊身褲,米白色圓頂八角帽下披散著黑色的齊肩直發,增添了幾分年輕。除了那頂帽子比較惹人注意,她看起來跟個大二的學生沒差別。
走過十幾棟學生宿舍後,吳靜姝終於到達了北12棟樓——輔導員宿舍樓。登過記,靜姝拿著發的鑰匙“哼哧哼哧”上了402。打開門,標準大學四人間格局,隻不過多了個空調和洗衣機。好在這所學校人少,輔導員也不多,所以每間宿舍隻住了兩個人。靜姝知道自己會和人文學院的另一位姓穆的女輔導員同住。看到左邊收拾好的床鋪,靜姝知道她已經提前來了。靜姝開始慢悠悠地倒騰自己的窩了。
接下來的兩天靜姝除了出去走走,熟悉熟悉周圍的環境,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待在宿舍。自己的室友一直沒有來,聽說是小孩生病了。靜姝知道,大部分的輔導員都已經結婚了,在附近也另有房子,不像她,家在距離這裏好幾個小時路程的江市小鎮上,相熟的同學也沒有在這一塊兒的。“看來以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得獨自一個人了。”靜姝有些鬱悶。當然也有開心的事,北邊的食堂距離宿舍樓不太遠,靜姝已經把距離比較近的“飄香苑”和“好味樓”試吃過了,物美價廉。
三天後,吳靜姝迎來了和人文學院全體成員的正式會麵。早上首先和學院的領導、係主任、其他係的輔導員見麵,熟悉一下辦公環境,了解學院的運作情況。下午又是各種會議和新進輔導員培訓指導。期間靜姝嚐試著提了一下“什麼時候可以轉為正式的英語老師”,結果被無情地回了一句“輔導員的工作也很重要,年輕人先做好本職工作。”為避免再次犯錯,靜姝接下來就像機器人一樣按照指令運轉起來,不敢再多嘴了。
晚上是最重要也是靜姝最緊張的時刻——人文學院2016級年級大會。在b棟101的大教室裏嘰嘰喳喳地坐了200多人,五個係的學生全聚集在這裏。前麵幾排很有默契地空著,隻有第一排坐著靜姝在內的三個輔導員,還有一些靜姝叫不出名的領導。鄰導們依次上台講著話,靜姝一句都沒聽進去,隻是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默念著開場白。“你是帶哪個係?”旁邊一個年紀相仿的女生問她。靜姝記得她,叫梁雪梅,也是去年碩士畢業,新招進來的。靜姝答道“我帶16級大一中文係。你呢?”“我帶大一和大四文化產業管理係。哎,”梁雪梅像發現什麼似的,“你中午那頂帽子挺好看的,怎麼不帶了?”“哦,戴長了時間頭發容易油。”靜姝摸摸頭發不好意思地說。“這樣啊,我還以為是學校領導不準我們輔導員戴呢!”梁雪梅這番話剛好說出了靜姝的痛處。下午學校的某位書記確實委婉地提醒她不要搞特殊,然後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她的帽子。靜姝這才注意到辦公室確實沒有老師戴帽子。於是晚上來之前靜姝就把帽子取下來,還把之前穿的牛仔褲、球鞋換成了卡其色的休閑褲、淺灰色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