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千陽》內容簡介:阿富汗作家胡賽尼的《燦爛千陽》,講述了兩個不同時代的女性瑪麗雅姆和萊拉先後嫁給中年鞋匠拉希德,各自帶著屬於自己的悲慘回憶,共同經受戰亂、貧困與家庭暴力的重壓。心底潛藏著的悲苦,讓她們曾經水火不容,而後締結情誼,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就像一部沒有被過多剪輯的紀錄片,《燦爛千陽》的扣人心弦是用最樸素的語言展現給讀者的,從戰亂流離到家庭暴力,一切人性的險惡仿佛彙聚成一條無法逾越的長河,在這部以阿富汗戰亂為背景的小說中恣意衝撞。可是我們又總是在不經意間被其中的真情所動,在那個不可寬恕的時代,那些不可能的友誼和不可毀滅的愛,如同雪霽後的暖陽,溫暖心窩。
時代情感的多重折射
除了將小說的鏡頭移向柔弱卑微的婦女外,《燦爛千陽》還將不同時代的人物有機地串連在一起,年齡相差十幾歲,各自帶著哀愁的回憶,隻為了有個“簡單的生活”而苦苦掙紮,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辛酸和感動。
大多數“90後”沉浸在年少朦朧的戀愛故事中,以戰亂為背景的小說接觸得甚少,隻覺得陌生乏味,不符合他們的年齡和生活時代。然而,書裏的情節雖然少了風花雪月,卻充盈著沉澱後的感情,細細品來,依舊可以讓他們產生共鳴。
在阿富汗的舊社會時期,富足人家的冷言冷語,貧窮人家的苦難生活,再加上戰爭帶來的兵荒馬亂,一派民不聊生的景象。對於生活在基底的人民,隻能用無奈去形容,仿佛自己的一生都得掌握在別人手中。
“私生女”的頭銜讓瑪麗雅姆遭受貧困潦倒的童年,“帶我走”的請求讓定期探訪的父親與之形同陌路,之後還被迫嫁給中年鞋匠拉希德,命途多舛。小說引人入勝的一點是用潮起潮落的童年經曆來展現人物心理的變化,比如苦苦哀求自己的父親、含恨嫁人、深受折磨虐待……讓你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想嗬護瑪麗雅姆這樣的孩子。
人性的懦弱與矛盾最初是從瑪麗雅姆的父親身上體現的,想愛,卻不敢愛,眼睜睜地目送女兒離開,父女間的情分不得不在遺憾中畫下沉重的句號。
所以當我們看到瑪麗雅姆一心想要平靜的生活,卻遭遇了痛失家人、被迫嫁人、意外流產、家庭暴力時,不得不感歎人性的殘酷,以及殘酷背後的社會現實。
生命總會有陽光
小說的另一女主人公萊拉一出現便和瑪麗雅姆水火不容——她是拉希德之後娶的老婆,比瑪麗雅姆年輕十幾歲。也許你會誤以為作者的安排就是想來一場二女爭一夫的老套劇情,其實不然,她們爭的不是寵,而是生活得更幸福。
有別於瑪麗雅姆成天的提心吊膽,在拉希德麵前一直不敢抬頭,十幾歲便身為人母的萊拉有著超過同齡人的成熟,在家庭暴力的陰影下以淡然的心態理智地對待生活。
至於拉希德,險惡人性的象征,時常對兩個手無寸鐵的女性實行家庭暴力,在她們逃跑未遂後采用更加殘暴的方式,占有欲淩駕於暴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