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李恪不但沒有發動進攻,反倒下令所有的士卒都解散,回到各自的營房休息。
難道他想利用夜間進行偷襲?所有人又在猜測李恪可能采取的辦法。但是偷襲顯然是行不通的,對方不是營寨,而是一座固若金湯的縣城,在他們做好準備嚴陣以待的時候,任何方式的偷襲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那麼他是如何打算的呢?
就在所有的人都在暗暗猜測之時,李恪再次做出出人預料的舉動。他居然天一黑就回到了自己的大帳之中休息。所有前去他的大帳探聽消息的人都被侍衛所攔阻:“殿下已經休息,有什麼事都請明日一早再來!”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全軍便已經集合。吃過早飯後李恪下令:全軍盡起,列兵於縣城南門,務必於黃昏前攻下縣城。
觀摩團的人聽到李恪的這個命令後倍感疑惑:他憑什麼可以肯定能在黃昏前拿下縣城?莫非這個所謂的能征善戰的遼王殿下是被吹出來的?實際情況就是一個不懂得任何軍事常識的草包?所有的人越發的相信這種判斷還是很有道理的。
在大唐刀盾兵的掩護下,工程兵開始在縣城的南門外架設投石車。而且是一下子架設了足足有上百架的投石車。
難道說這就是那個遼王的殺手鐧?觀看的人開始哭笑不得。還沒有見到過誰用投石車作為攻破城池主要手段,這位殿下不會天真的以為,單靠投石車就能把這座縣城占領了吧?這也太異想天開了!
就在他們在那裏胡亂琢磨的時候,投石車已經組裝完畢,並且已經進行調校式的試發射。每輛投石車在試發射了三塊隻有二十斤左右的石塊後固定好了位置,並且在投石車的投籃裏放進了一個酒壇似的陶瓷罐。
還不等這些人反應過來這些個投石車為什麼不去投石塊,反倒是把酒壇似的東西放進了投籃。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這些個酒壇子怎麼可能會對防守的人造成傷害的時候,那些個投石車已經隨著一聲令下,把那些個酒壇子投擲了過去。
當那些個酒壇子落到城牆之上時,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巨響,以及城牆之上亂作一團的景象,讓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那些個酒壇子會發出如此巨大的響聲?即使是身處在一裏意外的地方,仍然可以感覺到大地在顫抖!
就在所有人都被這已經像驚呆的時候,大唐的投石車已經接二連三的把那些個酒壇子投擲到城牆之上以及城牆內部的時候,劇烈的爆炸聲已經淒慘的呼救聲不絕於耳。此刻的城牆之上已經見不到任何一個高句麗士卒的身影。
知道這個時候,那些個觀摩團的成員才反應過來,這位遼王殿下這次邀請他們來觀摩,還真就是來觀摩的。他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把他們親眼所見的這一切,等到回去以後告訴他們的首領,大唐已經擁有了非常厲害的攻城武器,他們完全可以做到不動用士卒,就可以把城內的人屠戮一空!
短短的半柱香的功夫,整個縣城的南城牆上已經完全的陷入了火海之中(有一部分投石車投出去的炮彈內部是高度酒精,再通過專門的火球點燃)。見到此刻的情景,所有的觀摩團成員都知道,這座縣城已經完了。隻要不是這個時候天降大雨的話,誰也不可能阻止火勢綿延開來。
投石車並沒有因為城牆上已經燃起熊熊烈火而停下來,反倒是向前移動了大約五十步左右的距離,然後再一次投出大量的火球。
盡管已經進入到冬季,有些地麵已經開始結冰,但是觀摩團的所有人員卻是大汗淋漓。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如果換成自己作為守城一方,結果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