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之上,誰都沒有心思再說一句話。又因為所有人心中都裝著事,所以吃了半天,桌上的飯菜也沒有見少。
就在這時,門外有下人來報:皇宮內來人,讓殿下速速進宮。
李恪聽到後,如同遇到大赦一般,連話也來不及說一句便急匆匆的起身去換衣服,然後和前來傳話的人一同前往皇宮。
禦書房內,李恪給李世民見過禮後問道:“不知父皇把兒臣找來,有何吩咐?”
李世民沒有說話,隻是指了指桌子上的一摞奏折。李恪按照他的指示,走向前去隨手拿起一本打開觀看。洋洋灑灑的上千字的奏折,實際上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江南發大水了,殃及到幾乎整個江南道而且損失慘重,希望朝廷能夠予以施救。再拿起一本,除了用詞有些差異,但是內容卻完全一樣。又看了幾本,發覺沒有區別以後也就不再去看,問道:“父皇讓兒臣看這些奏章,一定是有事情要兒臣做吧?”
李世民看了看他,突然間歎了口氣說道:“唉……原本這些事由那些個臣工們去做就可以。不成想承乾和泰兒各有保舉前往賑災之人選,為此還在大殿之上爭執不下。他二人所保舉之人都是朝中幹練之人,原本用誰去朕都可以放心。隻不過……朝中的那些事不說也罷!最後僵持不下,中書令房玄齡提議由你作為此次江南賑災的安撫使,這樣一來既可以顯示朝廷對於地方災情的重視,又可以避開太子與魏王之爭,可謂是兩全其美的辦法。隻不過這一次又要讓你辛苦一趟了。
這一次讓你回京,朕的本意是讓你好好休整一番的,沒曾想反倒讓你更加的忙碌……唉,朕心難安啊!“
“父皇,您千萬不必如此。為我大唐盡力,本就是兒臣應盡的職責。不知父皇準備讓兒臣何時啟程,兒臣也好做一下準備,把手頭上的事都給安排妥當。”
“此事當越快越好,隻不過現在洪水未退,前往江南的道路不好行走。還有就是這場洪水是必要影響秋收,朝廷目前正在緊急調撥糧食以及糧種,隻怕也耽誤一些時間。”
“父皇,不如這樣。兒臣準備一下,兩日後先行了解當地災情。朝廷這裏先做好準備,等到兒臣把當地的災情彙報上來,朝廷再針對當地情況調撥糧食如何?”
李世民略作沉思後,搖了搖頭說道:“這樣做不妥,依現在的狀況,你的奏章一個來回至少要一個月,如果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很可能會耽誤更多時間。不如這樣吧,朕把準備好的賑災糧草沿長江兩岸的重鎮予以囤積,屆時你可以臨機處理。這一次災情嚴重,你一定要盡心辦理好這件事。還有就是,路途遙遠,朕賜你臨機處斷的權利,所有在賑災過程中有不軌之心的官員,你都可以先行處置,然後再上報朝廷。”
“是,兒臣遵旨。還有,此次江南遭遇大災,兒臣願意捐獻糧食一萬擔以及白銀二十萬兩,以為朝廷賑災之用。白銀兒臣明日會交到戶部,糧食也會在戶部備案,然後兒臣親自押運前往江南。”
李世民的臉上流露出詫異的神情,緊跟著又流露出釋懷的笑容。“恪兒,隻有在大唐有難之時,方可見到人之本性。你能如此,朕心甚感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