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張興瑞的心思(1 / 2)

回到升州城內,表麵之上李恪還是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暗地裏卻已經派出了自己的親衛們,每兩個人為一組分散到升州下麵的各個村落,去給自己搜集相關的證據。即便是一時之間搜集不到什麼證據,那也沒有什麼關係,隻要是一些與此事有關、類似或者聽起來新鮮的事情、古怪的事情都可以回來彙報。

安排好這些事情以後,李恪又親自找到升州的刺史張興瑞,告訴他晉陽公主身體最近不太好,需要一些藥材。晉陽公主為當朝天子最為喜愛的公主,這是所有官員都知道的事情,身體不好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張興瑞也沒有多想什麼,接到李恪的吩咐後立刻派人著手尋找所需要的藥材。

張興瑞在遼王李恪剛剛到達升州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的。尤其是當聽說章叔胤曾經到遼王的住所外喊冤以後,更是心裏忐忑不安,唯恐這位殿下會就此事找自己的麻煩。誰知這位殿下隻是在事後不經意的和自己提了一下此事,還說讓他多多注意自己治下百姓的事情。自己這次來雖說隻是為了賑災,但是作為親王,如果發現民間真的有冤情,還是要處理的。在聽到李恪的這番話以後,原本心裏忐忑不安的張興瑞,心情頓時便好了許多。如果這位遼王殿下如果真的想要嚴查的話,就不會告訴自己,有人來他這裏告狀。如今告訴了自己,那不是要打草驚蛇,提醒自己要主動的彌補上可能出現的漏洞嗎!雖說眼前的這位遼王殿下,嘴裏說的是有了冤情,他是會介入的。但是言外之意卻是:看好你治下的百姓,不要什麼事都來煩我。

心裏有底,也就不用再整日裏的提心吊膽,一麵做著各種災後的重建工作的表麵文章,一麵用心的替晉陽公主尋找所需的各種珍稀藥材。他此刻的心思就是,遼王既然如此給自己的麵子,那麼自己也自然就要盡力做出令遼王滿意的事情來回報他。

張興瑞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一個沒有任何背景,完全靠著個人的能力,從最底層一點點幹起,最終在四十歲的時候成為了升州的刺史。最初,他的仕途生涯剛剛開始的時候,他曾經感歎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候。清明的朝廷使得他的才華有了用武之地,為此他把自己的大好年華全部奉獻給了大唐,以報答大唐對於自己這個沒有任何根基的平民子弟器重。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當他爬到如今的位置上以後,他知道自己的仕途將到此為止,不再有任何的提升的空間。

仕途上沒有發展的空間,於是他便把精力逐漸的轉移到別的方麵。貪欲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本能,一旦有條件貪欲就會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不可抑製的生根發芽,而且一旦產生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受自己的控製。一開始的時候,他還隻是小心翼翼的去做,盡量的控製著自己內心的欲望,不是的提醒著自己:隻要稍稍比之前的生活更好一些就可以了,不要太過於貪婪。自古以來不知道有多少達官貴人,最終都是倒在越來越大的貪欲上麵的。自己沒有強有力的靠山,沒有囂張的資本,所以也就沒有提供給自己更大貪欲的資本。

但是,這些都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有些事情一旦開始就注定沒有回頭的餘地。當他第一次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而向別人伸出手的時候,就意味著他今後再也沒有拒絕對方的理由。隻要他不能滿足對方的要求,那麼他的最終下場就是一無所有。為此他也曾經反思過,甚至也曾經想過主動地向朝廷承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但是當想到眼前的榮華富貴,也將隨之煙消雲散之後,他最終失去了坦白的勇氣。從此他隻能在這條沒有回頭的道路上,義無反顧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