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問責(2 / 2)

曹達聽後眉宇間一動,再一次躬身施禮,道:“小的見過遼王殿下。小的曾經參加過平叛吐穀渾的戰役,想必還曾和殿下在一個戰場之上共同殺過敵。”

“哦?不知當時你是在誰的麾下效命?”

“回稟殿下,小的當時在衛國公李靖李大人麾下效命。”

“那你可知現如今李大人在何處任職?”

“回稟王爺,李大人時任營州副都督。”

“哈哈……能在李伯父手下任職,並且還有軍職在身,那就一定是個鐵骨錚錚的好男兒!”

“小的雖然已經不在軍中效命,但是當日李大人的教誨卻始終不敢忘記,並願一生以此為準。”

“說說雉山縣的情況吧。”

“回稟殿下,這雉山縣民風淳樸、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原本是江南有名的糧食產區。今夏雖說遭受洪水侵襲,如果采取的措施得當,原本並不至於發生現在的這種慘況。隻是……”

“隻是……唉……殿下,您有所不知,咱們雉山縣有一辭官的鄉紳,辭官前為六品官員,比起雉山縣縣令那是大出許多。辭官回歸故裏之後,更是購得大量土地,如今這雉山縣境內有近三成的土地為他所有。此次洪災過後,縣城的糧倉被毀,顧大人曾經登門拜訪,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平價糧食,誰知他根本就不見顧大人,非但如此還大肆提高糧食價格,以至於雉山縣百姓無力購買糧食之餘,隻好拖家帶口的逃離雉山縣。如今的雉山縣隻剩下一些年老力衰之人,在這裏等死,除此之外雉山縣已經成為了一座空城。

“這個混賬東西!枉費他還曾經是我大唐官員,難道就不知道這是殺雞取卵嗎?如今這雉山縣的百姓,都逃往外地,他即便是擁有整個縣的土地,又能如何?”

這個問題顯然超出了曹達的理解範圍,所以他也不知道該如何的回答,隻能默默地跟隨在李恪的身旁。

“你們為何不去向睦州報急?”

“顧大人故去之後,縣城內亂作一團,後來既要安撫百姓,又要維護縣內治安,也就沒有時間去想別的事情,再後來……唉!”

“那個占有雉山縣大量土地的鄉紳叫做什麼?他可是辭官以後才購置的大量的土地嗎?”

“他叫林清廉,原本就是當地的世家望族。據說在前幾朝就不斷有人在朝中做官,隻不過是到了他這一代,官職比不上父輩和祖輩罷了。不過他這一代所購置的土地,並不比他的祖輩少,單說清溪山下的近千頃土地,便是他辭官以後才購置的。”

“為官一任,居然可以購得千頃土地?不知他在何處為官?”

“好像是升州長史。”曹達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哈哈……又是升州!想不到升州的水還真是深啊!”

看到李恪一陣狂笑,曹達感到有些疑惑,便向一旁的郝童投去了詢問的目光。郝童偷偷看了一眼李恪,然後在曹達的耳邊小聲說道:“我家王爺在來蘇杭之前,剛剛把升州的大小官員幾十人投入到大牢之中,等候朝廷發落。你說的這個人隻怕是漏網之魚罷了,相信他也逍遙不了幾天了。”

曹達的眼睛一亮,緊接著又黯淡了下來,有些無奈的說道:“唉……此事恐怕沒有那麼簡單。那個林清廉已經辭官五年,很難再有什麼違法的證據。再說,他如今的做法雖然令人不齒,卻沒有做出什麼違法的事情來,我們根本就沒有借口治他的罪。”

李恪顯然聽到了兩個人的小聲嘀咕,冷冷的哼了一聲,狠狠地說道:“那又怎麼樣!本王才不管你是否有罪,為富者不仁,還敢在大災之年趁機牟取暴利。單憑這一點,本王就可以將他碎屍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