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出乎預料的戰爭(2 / 2)

嘉獎完畢,學校又恢複往常的秩序。

柴紹果然如同他當初與秦瓊說的那樣,回到京城以後,便向李世民提出告老的請求,而且態度極其的堅定。一開始,李世民並沒有在意,以為他是由於身體的原因,但是聽他的話裏行間好像和身體並無多大關係。於是想知道他究竟出於何種原因才會作此決定。

這幾年,由於身體的原因,柴紹並未在朝中擔任職務,如今也不過是擔任軍校教導副主任一職。李恪雖說是軍校的教導主任,但是畢竟不能在長安長時間的住下去,所以軍校實際上一直以來都是柴紹和秦瓊在管理。目前朝中雖說武將眾多,但是都有職務在身,如果他這一退下來,軍校那邊靠秦瓊一人,還是很吃力的。

還有就是此番出征之前,還沒有任何的征兆,可是一回來便提出要辭去官職,隻能說明有事情發生在這段時間。想到這裏,李世民馬上便意識到可能會和李恪有關。於是非常誠懇的問道:“姐夫,此刻隻有你我二人,不妨告訴我,此事是否和恪兒有關?”

柴紹深出了一口氣,卻什麼都沒有說。

“莫非此次出征吐蕃,恪兒有什麼過分的舉措不成?”

“那倒沒有。隻是……”看到李世民的眼神當中充滿了期待,柴紹咬了咬牙說道:“為德實乃是不世出的武將,當今天下隻怕是隻有李藥師可以與之抗衡。此番出征吐蕃,臣是深有感觸啊,陛下!為德的所作所為都深得軍心,深受士卒軍官的愛戴……”

“這是一件好事啊。姐夫為何卻愁眉不展?”

“陛下,當今太子天資聰穎,善於處理朝政。為德卻善於統兵征戰,兩個人可以說是各有擅長。實際上依臣看來,為德實在是堪稱文武全才,絲毫不下於陛下您。”

李世民點頭說道:“沒錯,朕早就說過,朕的諸多子嗣當中,也隻有恪兒才最為像朕。”

“可是陛下,您就沒有想過今後?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而兩位皇子可都不隻是猛虎那麼簡單。”

“姐夫你多慮了。恪兒曾經不止一次的說過,他無心天下。不然的話,朕早就把這太子東宮讓給他去住了。”

“陛下!當初您不是一樣不曾與隱太子去爭嗎?臣說這話並非是他們會去爭奪,但是臣年歲已大,隻想平平淡淡的安享晚年,不想再介入這可能會發生的紛爭之內。”

李世民聽後不禁仰天長歎一聲,說道:“唉……姐夫啊,你所說的話,我何嚐沒有想過?就連恪兒也曾經這麼和我說過,但是我又能怎麼辦呢?這一年來恪兒已經給國庫了一百二十萬貫,糧食兩萬擔以應付去年的大水以及今年的對吐蕃作戰。前年底有謠傳他擁兵自重,他立即輕車簡從的回到京城,並且自請撤換封地,要求前往蠻荒之地。我倒是希望他有這份野心,這樣的話把大唐交給他,我也能放心。可是他根本就不願意……”

就在這時,門外有人奏報:有來自遼東的六百裏加急,高句麗出動至少二十萬大軍進犯我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