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李恪北上(2 / 2)

也幸虧他們的命令下達的及時,街道上已經不時的可以看到古麗娜的戰士,正在與各個部族因為沒有找到值錢之物,而正手持自製的火把欲點燃房屋泄憤的戰士對峙的場景。

古麗娜雖然在各個部族的將領中樹立起威信,但是卻管不到其他部族的戰士。所以這些個被怒火充斥了頭腦的戰士們,根本就聽不進古麗娜派來的戰士的勸阻,但是各自部族將領的親衛們的話,他們卻是一定要聽的。所以除了極個別的地方,由於各族的戰士動手的比較早,沒有來得及被阻止就已經點燃了民房外,絕大部分的民房由於命令下達的比較及時,從而避免了被焚毀的命運。

李恪得到大唐官方送來的,靺鞨諸部在白石嶺襲擊高句麗軍隊的消息,比從淵男生那裏整整的晚了七天。而且這個消息還不是大唐的斥候自己偵察得來的,而是古麗娜派出李恪留在她身邊的親衛,把她的親筆信送到了永清縣,然後再傳遞回來的。信中不但詳細的說明了此次作戰的戰果,還提到了想要攻打長春的想法以及緣由。最後又提出,此番大唐對高句麗的戰鬥,已經使得靺鞨諸部的將領心生敬畏,希望他能夠借此機會可以將靺鞨諸部徹底的收服。

算了算時間,此刻隻怕是長春城已經被靺鞨諸部的人馬攻克,而自己才剛剛獲得消息,不由得對這個時代的消息的閉塞大為無奈。不過這些都不是目前他所要考慮的事情,他所要考慮的是如何的才能令靺鞨諸部毫無怨言的降服於大唐的統治。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有必要親自前往長春一趟。於是給古麗娜去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夠把靺鞨諸部的族長都約到長春城,屆時他會親自前往長春與他們會晤。

事關重大,不能就這麼抬腿便走。雖說對方畏懼大唐的武力,但是要想讓他們誠心的歸順大唐,單單依靠武力威脅還是不夠的。還要有足夠的利益去打動對方,不然的話人家憑什麼放著好好的土皇帝不做,到你大唐當一個既無權又無錢的閑散貴族。錢財方麵李恪根本就發愁,隨便從他的私人庫房中拿出一些,就可以令這些人美得屁顛屁顛的。但是朝廷的敕封卻不是他可以做得到的了,所以他還要向朝廷請旨。這可不是分封一兩個爵位,而是要一口氣封出十幾個侯爵。雖說這裏麵有的族長隻是控製著不到萬人的小部族,但是受封的時候爵位也不能比別的族長底,否則的話還不定會引發出什麼亂子來呢。這些都不是李恪所擅長的,於是他便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了李靖,他自己則率領著兩千名士卒,帶領著大批從高句麗方麵繳獲來的刀、弓、皮甲等大唐並不稀罕的戰利品前往長春。

別看這些戰利品大唐看不上眼,但是對於靺鞨諸部的戰士們來講,卻已經是上好的裝備了。要知道他們在白石嶺與高句麗交戰之時,就是因為他們所用的武器質量不過關,從而導致了許多的靺鞨族戰士,在與對方廝殺的時候,由於手中的武器根本就抵擋不住與對方武器的碰撞,通常是兩三次碰撞後就會被對方砍斷,而受傷甚至喪命。如果不是因為武器方麵的巨大差異,他們也不會在戰鬥中損失那麼大。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們的部族誕生的時間還比較短,再加上缺少鐵礦石,而軍用器械的製造方法又是各個國家的不傳之秘,短時間內他們是不可能通過自身的摸索,提高武器的質量的。想要從別的國家購買不是不可以,價格高的令人咂舌不說,根本就不會買到最好的武器。

而李恪此番帶給他們的這些個武器裝備,雖說多多少少都有些磨損,但是卻都是可以直接裝備給戰士們作戰的。對於靺鞨諸部來講,頃刻間便可以提高整個部族的作戰實力。既然想要讓對方歸順於你,就要給他們開出無法拒絕你的優厚條件。這是李恪一貫秉承的真理。當然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夠讓自己個出去的這些個裝備,威脅到自身的安全。

除去這些以外,李恪還攜帶者大量的糧食、絲綢、烈酒、財寶的消耗品和奢侈品。提供消耗品可以,奢侈品也可以,但是絕不傳授製造工藝,是李恪的另一個行為準則。即便是無法在一時間使你們真心的歸順也不要緊,老子有的是錢,老子用錢一點點的消磨掉你們的雄心壯誌,一年不行我就十年,十年不行我就五十年,遲早有一天會令你們成為真正的順民!